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乡村振兴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县域纵横
第06版:聚焦·看天下
第07版:法治周刊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小山村走上富“渔”路
支部引领农户发“牛财”
巧手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烤烟移栽正当时 技术服务“零距离”
玉米地里种大豆 “一地双收”效益高
好米如何卖出好价钱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山村走上富“渔”路
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温巧莉 徐志全 张娜
●吴仓堡村村民谷佩在投喂饲料
走进吴起县吴仓堡镇吴仓堡村老谷生态农业庄园,远处的山上草绿树青,近处库坝里连片的网箱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农户谷佩正忙着投饵喂食,悠闲自在的鱼儿游来游去,一派和谐自然的田园景象。
谷佩是吴仓堡村村民,201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奔波,收入很不稳定。今年,借助吴起县惠农政策,谷佩毅然返乡创业。“今年的鱼苗长势不错,目前投放了3万尾鱼苗,估计秋季产量能达到5万公斤,根据现在生态鱼的市场价格,这将是笔很不错的收入。”谷佩高兴地说。
吴仓堡村发展网箱养殖仅是吴仓堡镇发展渔业养殖的一个缩影。在韩沟门村的生玺工厂化渔业养殖场,20个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产养殖箱体整齐排列,每个箱体上的进水口、出水口、增氧口等都被白色的管道串联起来,箱体下方管道里传来的潺潺流水声,正是整套循环水系统绵密有序运行的标志。透过箱顶的“天窗”可以看到水体匀速流动,鱼群在水中慢慢游动,投一把饵料下去,顷刻间就有上百条鱼抢食,激起一阵水花。
工厂化渔业养殖是吴仓堡镇设施渔业的一个“新样板”,具有占地少、密度大、收益高等优势。目前,该养殖场共投放鲤鱼、鲫鱼、草鱼等2万多尾,全年计划投放5万尾鱼苗,预计全年上市鱼产量有望达到3万公斤,产值可达60余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近年来,吴仓堡镇聚焦渔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以发展设施渔业为抓手,在原来生态养殖、池塘养殖的基础上,发展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实现农民生活增收、渔业生产增效、乡村生态增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我镇水产养殖总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水产品总产量预计30万公斤,渔业产值900万元。接下来,我镇将不断扩大养殖面积、增加养殖种类、引进先进技术,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谈及下一步渔业如何发展,吴仓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袁海湖说道。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4 陕ICP备07010332-1号 版权所有:延安新闻网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