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丽莲(左)剧照 人物介绍
李丽莲(1914—1965),表演艺术家、歌唱家,曾参演影片《上海小姐韩绣雯》《社会之花》等,并曾在延安参加《黄河曲》演唱。
到延安前
李丽莲,1914年出生于上海。1931年,身材颀长、俏丽动人,具有演唱天赋的李丽莲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当演员,在影片《上海小姐韩绣雯》中扮演角色。1937年,她扮演了影片《社会之花》中的张曼以及《梦里乾坤》中的赵女士等角色,还曾在胡蝶主演的《皇后的新婚》等片中配唱。
延安时期
1937年年底,李丽莲与江青等一起从上海奔赴延安,并成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第一期学员,毕业后留校担任了鲁艺音乐系助教。她是鲁艺的主要歌唱家之一,曾任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干事、民众剧团文化教员,后为鲁艺戏剧系教员,在延安主演话剧《日出》,并当选为边区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在一次延安举行的舞会上,李丽莲用英语向中共中央的苏联顾问、德国人李德打招呼,李德也礼貌地问好。他很惊讶,这么美丽的女人也会讲英语。有一次李德突然看见李丽莲朝自己微笑,便急忙走过去握手。他们共同起舞,旋转优美的舞姿引起许多人的赞叹。随后,李丽莲邀请李德观看了一场歌舞晚会,李丽莲演唱了陕北民歌《赶牲灵》,悠扬婉转的歌声让李德如痴如醉,便开始追求李丽莲。
李德当时已经有一个中国妻子萧月华,还有了孩子,但是两人并不太融洽。萧月华得知李德与李丽莲的恋情后,提出离婚。之后,李德即向李丽莲求婚,李丽莲也心仪这个性情坦率、在延安待遇优厚的洋顾问,便答应了求婚。李德找到中组部部长陈云,申请与李丽莲结婚,还提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要求。陈云批准了他的这两项要求。
这样,李丽莲成为李德的第二任妻子。婚后,李德和李丽莲经常一起跳舞、散步和买菜,形影不离。他们相约在中国生活一辈子。
1938年7月,李丽莲参加了延安举行的抗战戏剧节演出活动。1939年,李丽莲担任延安鲁艺音乐系第4届助教。1939年8月28日清晨,李德接到通讯员送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速来机场,你飞莫斯科。张闻天,8月28日。”李德愣了一下,不知道让他去干什么,就急忙收拾东西,并给李丽莲看了纸条,李丽莲也很惊讶。李德骑上马直奔机场而去。原来,共产国际发来电报,要求李德回苏联述职。这天正巧有一架飞机,送因骑马不慎摔伤胳膊的周恩来去苏联治伤,便让李德搭机前往。毛泽东、张闻天、邓颖超等100多人前来送行。李德要求带妻子一起走,但因没有护照签证,无法前往。毛泽东祝李德一路平安。李德含泪吻别李丽莲后,依依不舍地登上飞机。从此他们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过面。李德长达7年的中国之行就此匆匆画上句号。
1940年6月,鲁艺举办部队文艺干部训练班,李丽莲曾应邀为之讲声乐。
1942年5月,李丽莲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3年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工作。她曾参加延安的各种文艺演出,是延安最活跃的歌唱家之一。
1943年12月1日,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成立,李丽莲是其中的编导。
离开延安后
1946年4月初,李丽莲和陈波儿、欧阳山尊到达上海,4月5日上海文艺界举行盛大欢迎会。5月4日,李丽莲与欧阳山尊在上海辣斐大戏院演出著名秧歌剧《兄妹开荒》,深受上海各界欢迎。演出结束,有大批观众涌入后台,要求签名。
新中国成立后,李丽莲大部分时间从事民间外交,曾参加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并历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等,主要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和妇女儿童事业。
1965年4月,李丽莲病逝于北京。(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