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

版名:人文·广告

   到延安前
  胡一川1910年4月16日出生于福建永定。少年时在印度尼西亚读小学,1925年毕业后回国,1926年进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师从张书学习中国画。192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曾与同学组织一八艺社,从事进步艺术活动,因而被学校开除,转赴上海继续开展艺术活动。他受鲁迅先生影响,投入新兴木刻运动,1930年成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发起者和执行委员。在此期间创作的作品《流离》《饥民》等,于1931年参加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展览,受到好评,同年加入共青团。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领导的春地美术研究所,以亲历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的情景,创作木刻《闸北风景》,并以《失业工人》《恐惧》《到前线去》等作品参加春地美术研究所举办的木刻展览会,得到鲁迅的肯定和支持。
  1933年,胡一川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编印《工人画报》,秘密为中国自济会刻制小册子。此外,还参加得到鲁迅支持和指导的野风画会和MK木刻研究会活动。同年7月,因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被捕入狱。1936年出狱后,到厦门《星光日报》当记者,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木刻教员。
  延安时期
  1937年抗战爆发,胡一川以厦门《星光日报》记者名义到上海,找到几位从监狱出来的难友,一同搭车到西安。胡一川剃了个光头,穿一件蓝布大褂,化装成商人,先到八路军办事处云阳联络处,然后和其他革命青年一道,背负着行囊,唱着革命的歌曲,徒步奔向延安。
  到达延安后,先被分配在温涛领导的儿童剧团工作,团员有刘斌、李琦等。胡一川除了教唱歌外,主要是刻木刻。胡一川将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作为抗日宣传的有力武器,创作了《组织起来》《消灭汉奸托匪》《缴公粮》《抗日群众大会》等木刻作品,都曾多次拓印,贴在抗日标语或儿童剧团演出的海报上,张贴到延安城内的街头巷尾。后来发现,每当贴出不久,标语和海报还在,而贴在上面的木刻画却被人揭走了,说明这些作品非常受欢迎。
  1937年冬,儿童剧团和抗战剧团合并后,根据云阳安吴堡青训班胡乔木和冯文彬的意见,为了配合新区的宣传工作,胡一川在杨醉乡团长的带领下,参加前往三原、合阳、蒲城、夏阳渡、韩城、黄河边一带的演出,胡一川同样以木刻进行宣传,还经常帮忙协助演出,包括拉幕、搬道具、敲锣等。
  1938年5月,胡一川回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木刻教员和木刻研究班主任。在鲁迅逝世两周年的时候,木刻研究班出了一本纪念木刻集,作品都是由作者亲自拓印的原作,贴在马兰纸上订成的。胡一川写了编后语。木刻研究班还编过四期木刻壁报,办在延安城内鼓楼底下。主要作者有陈铁耕、江丰、沃渣、马达、焦心河、罗工柳、华山、彦涵等,胡一川的《难民》《群众大会》《丰收》《游击队》等作品,发表在这几期壁报上。摄影家徐肖冰曾拍摄过一张壁报的照片。
  1938年冬,鲁艺美术系第三期学员毕业后,响应中央号召,组织了鲁艺木刻工作团,胡一川任团长。成员有罗工柳、彦涵、华山等,在北方局宣传部部长李大章领导下,携带木刻家马达收集的全国各地木刻作品,渡过黄河,翻过吕梁山、天平架、大别山,先后在一二○师、一一五师、一二九师、决死二纵队、太岳区和长治县等地举办木刻展览。木刻工作团还创作了大量木刻连环画宣传抗日。胡一川刻了连环画《太行山下》。《新华日报》华北地区版副刊上刊出四期《敌后方木刻》,胡一川在该刊上发表了《抢收》《壮丁》等短小精悍的木刻连环画,还发表了《给木刻工作者的一封信》。当敌人发动九路围攻时,胡一川还在紧急情况下刻了社论报头《粉碎九路围攻》。
  1939年冬,鲁艺美术系主任江丰等提倡创作新年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胡一川也尝试制作水印套色新年画和宣传画,他刻了《军民合作》,又和黄山定等人一起创办了木刻工场,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参军》《破路》《开荒》《十大任务》《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模范班》《木刻传单》等。胡一川还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介绍新年画的文章。
  1941年木刻工作团回到晋东南,胡一川把在敌后搞的套色木刻作品带回了延安,在鲁艺和文化俱乐部举行过座谈会并出过墙报。胡一川是在延安最早尝试套色木刻的,为后来延安的套色木刻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木刻后被带到苏联去展出,受到高度重视。
  1942年5月,胡一川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他继续深入农村,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创作了套色木刻《牛犋变工队》《不让敌人通过》《胜利归来》《攻城》等作品。他的画风粗犷古朴、色彩浓郁、个性鲜明,推动了延安的套色木刻发展。
  离开延安后
  抗战胜利后,胡一川于1946年到华北解放区,曾任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科副主任。1948年冬,跟随部队进驻天津,任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1949年,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科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胡一川任教授兼美干班主任。1953年受命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改称广州美术学院,其任院长。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重拾已经搁笔多年的油画,创作了《开镣》《前夜》《挖地道》等。出国访问时,画过《列宁墓》《列宁住过的草棚》《格但斯克造船厂》等作品。离休以后,到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写生,画有《汕头风光》《开平码头》《冶春园》《海上油井》等。
  新中国成立后,胡一川先后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一、三届常务理事和第二届理事,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出版有《胡一川画选》。
  2000年7月,胡一川在广州逝世。(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