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两会聚焦
好学校不缺锦上添花 请给“差”学校多些雪中送炭
本报记者 叶四青
  每到新学期开学,不少学校的校长脸上却愁云密布,往往因为学校的骨干老师被挖。好老师走了,好学校还在么?在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教师、学生流失严重是不少延安中小学的现状。
  延安的中小学如何与省内其他重点中小学“来势汹汹”的争夺师资力量和生源的竞争中赢取一席之地?如何让培养名校与兼顾教育公平取得共赢、普遍提高延安教育教学质量?让成长中的延安教育获得更好发展是参会教育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心声。
  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引导良性竞争
  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教师待遇普遍提高,办学质量显著提高。“延安教育的发展目标不仅是要办成几所好学校,更要照顾好‘一片林’,要让老百姓的孩子都有好学校上,老百姓才会对教育满意。”市人大代表屈强说。
  屈强表示,政府对新区教育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不少学校的老师奔着更优惠的待遇,更好的科研、教学环境奔向新区,更多的学习好苗子奔向新区。
  相比之下,不少学校因为老师、学生流失严重举步维艰。加之,省内重点中小学在全省范围内挖好老师、好学生,一些学校的日子更不好过。
  对于师资、生源争夺大战,政协委员薛静认为,在政府办学的前提下,对目前存在的相互“拆台”现象要进行相应引导,引导学校良性竞争。在师资力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给教师发绩效和奖金,并通过管理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吸引力?屈强认为,要理顺办学体制,明确谁来办学、谁来管的问题。要提高教师待遇,稳定骨干队伍。要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校际联盟等形式增强竞争力。要适时增加编制,建立教育人才引进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避免“择校热”。
  准确定位自己,提供学生想要的教育
  “我们学校有1198个学生,1147个来自农民家庭。”市政协委员都维雄对自己学校延川县第二中学的情况如数家珍。立足于此,都维雄对学校的定位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阵地,要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服务。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学校还从教育经费中拨出十多万元,外聘教练给学生教授腰鼓、剪纸等特色课程,引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不花钱也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
  经过细致了解,都维雄发现自己学校居然有学生因家庭贫困三天吃不到一顿饱饭。“这怎么能行呢?一定要解决学生吃饱的问题。”都维雄联系了延安和延川的爱心人士捐款30万元,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顿免费的有肉午餐。同时,为学校的十个孤儿联系设立爱心救助站,平时这些孩子在学校有老师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给他们辅导学习;节假日,爱心救助站的爱心人士把他们接走,让他们有归属感。
  “我这个校长新上任,本来还很担心2017年秋季的招生情况,没想到居然还新增将近400个学生。”都维雄心中充满感慨。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面向全市招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薛静校长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管理,做好分层次教学。在对教师的优秀考核上,要考核整个班级的成绩优秀率和合格率,而不仅仅重视个别学生的好成绩,一定要让整个团队获得进步。
   家长盲目跟风不可取
  这几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成绩斐然,该校成为不少城区家长最想把孩子送进去的学校之一。作为校长,薛静也有苦恼。一些家长动用关系来上学,不同的社会关系学校都得罪不起,学校的大班额问题很难彻底解决。
  部分学校过热,部分学校过冷,薛静认为,这跟家长的盲目跟风有关系。都维雄坦言,因为师资力量投入和历史原因,目前延川县第二中学不是延川县最受欢迎的学校,学校招录不到全县前300名的小学生,只有300名之外的才会选择这个学校。但从初中考试结果看,进全县100名的有很多。
  薛静认为,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于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过度渲染学校之间的差异,对“择校热”无异于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