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2018年,延安教育将会有哪些大作为?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教育工作提出,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公平、提质量”,加快化解“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矛盾,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全面启动实施“一校一品”工程
  推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落地生根,教育引导全市教职员工和广大青少年自觉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念力量、真理力量、为民力量和奋斗力量。市教育局将开展“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重点课题研究,构建并完善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启动实施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一校一品”工程,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一校一品”特色办学育人体系。
   推进市直4所学校功能提升
  以“乡村振兴”“城市双修”“厕所革命”为契机,科学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和布局调整规划,积极争取中省教育项目和资金,持续改善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延安城区初中资源整合质量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城区教育“软腰”问题。启动实施市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直4所学校功能提升项目,5月底前完成全市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改造升级。年内,新区第三中学、第三小学完成主体建设。严禁新建超大规模学校和现有学校盲目扩张,城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必须符合学校设置标准,为城区教育均衡发展打牢根基。
   初中课程全科开考高中实行“阳光招生”
  出台我市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执行新的招生、考试、评价政策,初中课程全科开考、分步进行、选科计分。实施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从今年起,由市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全市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行“阳光招生”,严格控制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严禁高中学校自行录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夯实县区教育部门属地管理和统筹实施责任,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做到学区全覆盖和派位到生、全部入学。
  同时,从今年起,市教育局将加强学校质量监测评价,分县区、分学校、分学科对中高考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通报,对质量提升显著的予以奖励,破除学校在中高考成绩通报和宣传上的“各自为政”,避免对学生和家长造成思想误导。
  实施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加快建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行校(园)长后备人才动态管理,建立末位淘汰和择优遴选机制,每年淘汰10%、补充10%,未进入全市校园(长)后备人才库的原则上不能参加市县新聘校(园)长招聘。加大教师招录补充力度,解决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2018年计划实现特岗教师13个县区全覆盖。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从2018年起,实施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利用3年时间,全市培养优秀校园长100名,优秀教师(省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1000名,每年培训教师10000名。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探索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教师师德评价体系,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力争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认真落实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政策,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切实做好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狠抓结对帮扶,每名教职工至少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实现全体教师与贫困学生双向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对贫困学生全程资助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认真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高中免费教育政策,落实好全省统一的学前教育免费和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进一步扩大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试点范围,规范供餐管理,推广配送模式。2018年秋季学期,全市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供餐比例达到80%以上。
   强力整治乱办班乱补课等教育乱象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针,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严格执纪,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正“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风教风学风。开展教育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下大力气整治乱办班、乱补课、乱发教辅资料以及各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建立中小学生“三乱”问题举报、督查、监测、问责制度,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以任何名目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有偿补课。加大对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探索建立家长满意度调查机制,公布监督举报方式,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动员全社会参与,促进教育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