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文化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3年来贫困发生率从13.2%降到3%
延安脱贫攻坚走出独具特色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姚燕永 金祖臻
  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受制于自然环境等因素,当地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任务非常艰巨。2014年底,这里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市贫困人口20.52万。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洛河峡谷地带,一直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对革命老区加快脱贫致富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
  3年来,当地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化帮扶、产业转型、入股分红、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支持等形式,让众多群众脱贫并走上致富道路。截至目前,在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下,延安全市已有15.75万人脱贫,延长县已完成脱贫“摘帽”工作。
  文化变现产业转型
  “胳膊甩起来,腿要打直!”延安市安塞区河滨广场上,腰鼓教练王艺正在给参加腰鼓寒假培训班的小朋友们上课。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王艺讲课却热情洋溢。几年前,这个大男孩每月收入只有数百元,脸上少有笑容。改变源于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
  王艺今年32岁,安塞区陈家洼村人。父亲多年前因车祸致残,失去劳动力,他们家成为贫困户。为给家中挣生活费,王艺15岁就进城务工,“一个月五六百元”。
  2014年,安塞开展特色扶贫项目,以扶贫资金为主,整合其他资金为贫苦户开设了安塞励志腰鼓艺术团。当地贫困户可免费学腰鼓。“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腰鼓,一听说能免费学,赶紧辞工回来了。”王艺说。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刻苦训练,他的腰鼓水平快速提升,被大家推选为教练。
  腰鼓队经常参加不同规模的演出,随着演出不断增多,王艺的收入也明显增加。2017年3月,王艺成立了培训班。“现在表演加上培训班,一个月大概能赚6000元。”
  据了解,安塞县励志腰鼓艺术团已吸纳贫困群众超80名。通过商演,艺术团多个成员前往外地演出,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安塞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抓手,将地域特色与脱贫致富深度结合,走出了一条极具县域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
  除了文化教育扶贫,延安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2017年,延安产业扶贫投入8.46亿元,以发展苹果、盆栽、养殖业等为重点,覆盖1.59万户、4.93万人。
  记者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当知青的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在塬上的万苗苹果园里,见到雪泥地挺立着片片苹果林。当地群众自豪地说,咱们“梁家河苹果”已是知名品牌。
  “梁家河的苹果质量好,得益于技术投入。”文安驿镇果树站站长高侯磊介绍,梁家河环线万亩生态有机果园,将畜禽养殖业和山地苹果园有机结合,发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果沼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
  果农们认真学习科学技术和管理,结出的苹果单个都能卖到10元左右,品相越好价格越高。“一株成熟的果树每年结果约100斤,再加上以‘苹果期货’上市为桥梁,梁家河苹果根本不愁销路。”高侯磊笑着对记者说。
  2017年,延安市对已签订购买合同的28条4.0智能选果线企业,分两批下达补贴资金1561.3万元。果农们也积极建成融采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果游观光园。去年,延安的果游观光园共接待游客133.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2亿元。
  “三变”改革全国瞩目
  2008年1月17日,记者走进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们正在排队领取养老金,现场喜气洋洋。
  养老金是当地一家惠民公司发放的。从2016年起,全村60岁、65岁、70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可分别领取1200元、1800元、2400元养老金,贫困户另外加领600元。企业为什么会给村民发放养老金?这要从南沟村的“三变”改革说起。 
  首先是资源变资产。2014年前,南沟村是安塞区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村民自我调侃当地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
  2013年,延安遭遇强降雨,南沟村的窑洞大多成了危窑。在外从事房地产的村民张维斌回到家乡,帮助村民盖了39套住宅。
  房子建好后,张维斌又担心村民的生计问题。于是投入1亿元,注册了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启动了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为方便统一规划建设,南沟村将全村除村民的宅基地、果树地之外的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和山林地共22500亩,折股量化到党支部领办的南沟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资源和政府投资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入股到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每年保底给合作社固定分红60万元,合作社再按占股比例给群众分红。同时,企业兑付35万元租金给合作社,合作社进行分配后,贫困户人均可增收340元。
  2015年,村民又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其中村民土地入股占49%、企业投资占51%;果园前三年投资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第四年挂果后净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
  二是资金变股金。惠民公司与陕西省供销集团合作开启了现代农业精准扶贫工作。陕西供销集团将35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到惠民公司,占35%的股权。收益前,每年固定分红15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扶持全镇65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收益后,按占股比例保底分红。
  为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南沟村将46户贫困户的46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和735人自筹的220万元作为股本金,成立了南沟村花样迷宫专业合作社,与南沟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花样迷宫,把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和收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是农民变股东。党支部积极动员全体村民参股入股到支部领办的经济合作社和两个专业合作社,分别与惠民公司和两个子公司共同建设南沟生态园区和花样迷宫停车场、矮化密植园项目,建立起了村集体、企业、群众之间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了三方共赢的局面。另外,为了切实保障贫困户的短期收入,南沟村成立了务工队,每年公司给每户贫困户安排不低于200个工日,每人每天100元。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2017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全国多地掀起了通过“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热潮。
  近500个村3年脱贫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对革命老区加快脱贫致富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3年来,当地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四级书记抓脱贫工作机制,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调研员李红洲告诉记者:2014年年底时,延安全市有830个贫困村、20.52万贫困人口。这3年来,我们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脱’来解决贫困问题。”
  当地首先开展了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确保扶贫工作帮扶到真正需要的群众。在解决“谁来扶”的时候,建立了干部驻村联户帮扶工作机制和扶贫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我们有35名市级领导帮扶35个贫困村,选派了91名市直部门县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1784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和党建后进村第一书记。”李红洲说。
  在面对“怎么扶”时,延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就业创业、生态补偿、教育支持、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多种办法。
  目前,延安全市有15.75万人实现脱贫,在册贫困人口减少到1.75万户、4.7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2%下降到3%。49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贫困村减少到338个。2017年,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延长县已完成脱贫“摘帽”工作,延川、宜川县则有望在2018年实现“摘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