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精准脱贫的延安故事
本报记者 刘小艳
甘泉县劳山乡全体干部齐上阵,帮助村民建大棚发展产业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宝塔区文广局为所包扶的贫困群众发放米面等爱心物资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延川县二八甲村的贺志杰在自家的大棚里种起了辣椒,一株辣椒大约可以产50斤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安塞区贫困户在香菇种植基地打工
安塞区开展文化扶贫,农民画、剪纸培训班帮助贫困妇女掌握脱贫致富技能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程秋燕夫妇靠着在乾坤湾景区做小生意脱了贫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延川县永坪镇聂家坪村贫困户的草莓丰收了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延安一大批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过上富裕的日子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老区人民始终是习总书记的深情牵挂。三年来,为了回答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的大问题,延安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兜底扶贫等“八个一批”工程,多策并举,不断筑牢精准脱贫的根基。
  老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村持续退出、贫困县延长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和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剩余在册贫困户17510户,47480人。
   脱贫收入多元化
  杨家圪台镇上大木村是延川县海拔较高的村庄,土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年年广种薄收。政府经过多次考察,在这里培育了几百亩的苹果示范园,让村民们都跟着发展苹果产业,如今,果园里已经大面积挂果。村民刘秦州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他的17亩果园全部挂果,卖了个好价钱。有了收益后,他第一个申请退出贫困户,2017年他的苹果收入了8万元。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丘陵沟壑连绵,自然的恩赐,让这里成为全球唯一全部符合7项苹果生长气候指标的最佳优生区,苹果也成为延安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目前,全市13个县区全部为省级苹果基地县,实现了基地县全覆盖,为陕西省第一,全国仅有。“延安苹果”已完成商标注册,正式成为全市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57.9亿元。2016年底,延安从事苹果产业的村民达23万多户、近100万人,分别占到农村总户数和农业总人口的68%、74%。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苹果种植总面积达12.5万亩,挂果面积6.8万亩。
  这只是我市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延安有基本农田519.6万亩,总人口2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7.8万人。多年来,全市农业部门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快培育壮大林果、棚栽、草畜等特色产业。当前全市在册适宜发展产业贫困户1.5898万户4.9317万人,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夯实筑牢了群众脱贫基础,让农民真正尝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甜头。
  “现在村民一有空就在自家大棚里忙活。”在安塞区化子坪镇徐坪村村口,74岁的鲍建富笑呵呵地说,“村上大多数农户都有大棚,收入都不错,每个棚一年下来能有个5万多元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出去打工的。”
  为实现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增收项目、户有致富产品,我市在发展苹果主导产业的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立足已有的苹果、蔬菜、畜牧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食用菌、养蜂、马铃薯、小杂粮、苗木花卉等区域性、短平快“小众产业”,拓宽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林下种养、光伏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全方位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政策“托底”稳脱贫
  走进延川县贾家坪镇双庙村,村民白二小正站在自家门口。2015年,他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多次治疗,家中积蓄花费殆尽,无任何经济来源。经过政府审核申报,白二小被纳入延川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享受兜底保障。在治疗期间,民政医疗共临时救助报销51万余元,救助比例达到医疗总费用的91%。这不仅让白二小增强了与病魔抗争的决心,也让他对生活重拾信心。
  在我市,有许多和白二小一样的贫困群众除了享受到医疗救助外,每月还能领到低保金,并有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精准脱贫“八个一批”工程之一,兜底脱贫是解决贫困户脱贫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宝塔区东风社区,贫困户刘明忠指着正在家里忙活的王建平说,“他就是政府给我雇的保姆,每天来照顾我,现在的生活可比以前强多了。”
  57岁的刘明忠和54岁的王建平都是宝塔区东风社区的居民。刘明忠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高位截瘫,父母过世后便独自生活,虽然有残疾补贴、低保等经济保障,但洗衣、做饭等日常小事对他来说却都是大麻烦。王建平独自抚养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平时就靠打零工维持家里的生活。两年前,宝塔区开始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实施“一岗双助”惠民工程,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帮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像王建平一样的服务人员,每月都可以领到2134元的工资。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等都是可以借以脱贫的选择。然而,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必须以社保兜底的政策来解决。目前,宝塔区共安排公益专岗服务人员300人,335名贫困户受益。“一岗双助”既解决了贫困户没收入、生活无人照料的问题,又使两个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通过就业脱贫双赢机制,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托底不光有政策,还有“四支队伍”来帮扶。在全市1784名第一书记,830名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基础上,2017年,我市又从市级部门单位中选派了91名县处级后备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和驻村干部,实现了村村有驻村工作队,户户有包扶责任人。
   激发内生动力生活好
  “一年打工能挣个1万多块钱,连分红一年能挣2万多元。”贫困户李有旺说。安塞区南沟村按照“三变”改革的思路,将贫困户的土地统一进行流转,建起了生态农业示范园,农民以土地入股,到示范园打工,既解决了短期收入问题,又激活了土地资源,现在,全村每户的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大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现农民、集体、企业联股联利联心,努力使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切实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着力让广大贫困群众在推进农村改革中获得更多实惠。
  有产业,能致富,还要生活好。对照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和退出标准,市县两级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与融资工作力度,全面加快贫困村水、电、路、安全住房、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黄陵县店头镇腰坪社区建庄村,65岁的宋志新由于儿子常年患病花费大,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住了几十年的房子也早已成了危房,却一直没有能力修建。今年,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宋志新自己添了些钱,终于重建了几间新房,并将两间瓦房进行了加固维修,让他彻底告别了“夏天漏雨、冬天挨冻”的居住环境,也坚定了他的致富信心。宋志新说:“以前的房子是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最近几年一到汛期就不能住了,今年赶上政府危房改造扶贫项目,算是解决了我的一大心事。”
  在延长县雷赤镇史家庄村,村民张志峰也深有感触。“路面硬化了真好,今年的苹果较往年每斤多收入五毛钱。”
  “过去,我们进村的路坑坑洼洼,晴天扬灰,雨天溅泥,进出实在不方便。尤其是苹果成熟季节,好多果商不来,即使是来了,也会压低价格。现在水泥路修好了,大家出行方便了,苹果的出路也好了。”站在崭新的水泥路上,55岁的贫困户张彩珍高兴地说,村上的路好了,村民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了。
  三年来,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脱贫”,延安的脱贫攻坚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市1.18万贫困人口脱贫,163个贫困村退出,延长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2018年将全力推进剩余的3.81万人脱贫,334个贫困村退出,延川和宜川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全市整体脱贫。从这组数据我们看到,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的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如今,走在圣地延安的山山峁峁间,村庄、道路、广场、公厕、垃圾台、排水渠、联户路、照明、绿化一一从眼前掠过,伴随着朝阳和炊烟,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