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段克红和她的牛产业
通讯员 刘树刚 孙康 本报记者 叶四青
  “党的政策就是好,房子翻新了,自来水拉到家门口,饮水槽建好了,我们的好日子有盼头了,以后我一定把自己养牛的产业好好发展下去。”在农家院中,一位50多岁的妇人边添草料边和大家说着。
  她就是段克红,黄龙县瓦子街镇范家湾村村民,说她是“牛”人,一来因为她养牛,二来因为她的故事特别“牛”。
   扶贫春风有了致富“好点子”
  2014年,段克红的丈夫得了脑部肿瘤,需要切除手术,东家拼西家借终于凑够了治疗费用,可是高额的医药费也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负债累累,丈夫也因这次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整个家庭的重担狠狠地压在了这个中年妇女身上。然而,她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2015年,段克红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这让她欢喜让她忧,喜的是政府的好政策让她充满改变现状的力量,忧的是她暂时还没有想好发展出路。“我不能让政府养着我。”段克红想。于是,她开始跟村里的“能人”、帮扶的“有心人”商量,在周边县打探、考察,发现养牛是个不错的路子。她便和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咱们这有草料,院子也宽敞,家里也有人手,要不就试试吧!”
  万事开头难,没资金、没设备,着实让她犯了难。村支书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申请镇政府帮忙解决。段克红先试养了三头牛,因为缺乏养殖经验,大的生病小的流鼻涕,查不清根源,于是她看书研究,向人讨教,一段时间后,她不仅掌握了养殖技术和常见病防治知识,更值得高兴的是,在她的精心呵护下,三头牛的病也好了,日渐壮实。段克红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突破瓶颈闯出致富“新路子”
  三头牛的养殖,让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坚定了闯出致富“新路子”的信心:拓宽渠道,走规模化养殖之路。可是这些不仅仅需要吃苦耐劳,更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于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和目前面临的困难说给帮扶干部听,大家一拍即合,帮扶责任人也正有此意,并建议她在自己家后院搭设牛棚饮水区,适当增多养殖数量,同时,发展牛肉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一番精心规划之后,帮扶干部帮她争取到扶持资金1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有了资金保障,就可以放开手大干一场。段克红先是在自家院里修建了水池,改善牛的饮食环境安全,然后买小牛卖大牛,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她的牛已经发展到20多头,段克红也成了村里的产业大户。
  当问到下一步打算时,段克红说,准备学习熟牛肉酱卤做法,把自己的养殖事业做大点,建立“养殖—销售—深加工”一条龙销售体系。
   心怀感恩开启共同致富“车门子”
  段克红的养牛产业壮大了,日子好起来了,但她从不忘事业起步时党和政府给的好政策,不忘养殖路上倾心尽力扶持她的扶贫干部,不忘艰难时刻村里人给她的每一点鼓励。她说:“我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为了带动村里其他人养殖黄牛,她经常义务为大家传授养殖经验,对愿意发展养殖产业的农户给予耐心指导。在段克红的鼓励带动下,更多的人开始觉得应该像她一样干点什么了,范家湾村各类特色种养殖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段克红,这个再也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有智慧,这智慧让她不等不靠闯出新天地;她有情怀,这情怀让她心系邻里,造福乡亲。她让更多的贫困户看到“努力便会有晴天”的希望之光,让大家知道只有自己行动起来,才能离向往的生活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