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发展特色小甜瓜 群众走上致富路
——宝塔区康坪村脱贫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张春鸽
  4月10日一大早,宝塔区冯庄乡康坪村村民韩福虎早早地就来到了他的大棚里,忙着采摘新鲜的甜瓜。从3月份头茬甜瓜上市到现在,他的四棚瓜已经卖了5万多元了,按照这个价钱算,今年,他的这四棚瓜收入十三四万不成问题。
  韩福虎是康坪村最早发展大棚甜瓜产业的村民,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从1999年发展至今,韩福虎家的四座大棚经历了几次改造。“这些年娃娃上学、结婚,家里盖房都靠这几座大棚了,它可给我家立了大功了。”看着自己的这几座大棚,韩福虎满脸喜悦。
  近年来,在韩福虎这样的产业大户的带动下,康坪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依靠种植大棚甜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康坪村是宝塔区的一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54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了加快村民脱贫步伐,该村通过支部包建、书记包抓、党员示范和结对帮扶等形式,引导村民发展大棚甜瓜,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村民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以前在地里干农活儿,一年下来才能挣两三千元。农闲时候也出去打工,但工资不固定。现在可不一样了,光是我这一棚甜瓜,一季下来就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在自己的大棚前,通过种植甜瓜脱了贫的李海涛,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一股脑儿地道出了他的心里话。
  66岁的李海涛是康坪村村民,因为没有长效稳定产业,家里一直脱不了贫。为了帮助和李海涛一样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2016年,村上通过争取市、区农业项目支持,积极谋划、精准发力,帮助贫困户改建大棚、加固墙体、更换农膜和棉被、安装自动卷帘机等,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瓶颈。
  村民尹治军也是种植大棚甜瓜的一把好手,1999年前,尹治军在煤矿打工,辛苦不说,家里人一天还要为他的安全担心。后来,在家人的反复劝说下,尹治军辞去了煤矿的工作,回到了村上,还当上了村委会主任。1999年,康坪村鼓励支持村民发展大棚产业,并带着大家去外地考察学习,但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村民思想认识不统一,顾虑种植、管理、销售等多方面的风险,发展之初,响应的人并不多。
  “没人干,我们就带头干。”为了坚定大家发展大棚产业的信心,尹治军和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主动承担风险、带头示范种植。在随后的若干年里,通过尹治军等人的带动,大棚产业在康坪村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村上的支柱产业。
  “现在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好了,只要村民有意愿,政府不仅免费给建棚,还有很多政策支持,村民们只要甩开膀子加油干,就不怕挣不到钱。”尹治军说,“现在我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发展好自家大棚,还要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学习,给村民提供更多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和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康坪村已发展温室大棚150座,户均2座,年产值近500万元。2017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村里的34户贫困户,除对1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兜底脱贫外,其余33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通过发展产业脱了贫。
  如今,随着大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康坪村又提出向改革要活力,将碎片化土地流转整合后,通过争取项目建成了高效能连栋温室大棚,发展起了集科技示范、特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同时,将原有的108座老式三代温室大棚全面提升改造为全新式五代温室大棚,并以“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全面提高产业后整理,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响叫亮甜瓜品牌,以特色产业激活康坪村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