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一个农民家庭40年的苦与甜
——延长县交口镇段家河村吴国胜家庭小记
  通讯员 齐祥银 本报记者 乔建虎
  40年前,他家中兄弟姊妹多,一家七口人挤在两孔土窑洞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缝缝补补艰难度日,出门要走十几里山路;40年后,他发展养殖、菌草产业,年收入3万多元,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儿子儿媳进了城,买了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延长县交口镇段家河村吴国胜一家由穷变富的家庭发展史,正是改革开放40年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贫穷到温饱
  1978年,吴国胜13岁,家中排行老三,兄弟姐妹多,一家七口人挤在两孔土窑洞里。一大家子就靠父母和辍学的哥哥下地挣工分养活。
  “那时候我读五年级,家里穷,负担重,经常吃不饱也穿不暖,上学没有干粮带,经常在课堂上饿肚子,穿的是母亲改造后的旧衣服,缝缝补补后,还要留给弟弟妹妹穿。放学后还得给猪拔草,放驴喂牛,活可重了。”老吴说,几年后,大哥娶了媳妇后“分户”过了,姐姐也出嫁了。虽然家里人口少了,但贫穷的面貌仍未改变。
  1982年7月,17岁的吴国胜从寺河初中毕业。本想继续读书的他,看到年幼的弟弟妹妹和辛劳的父母,便决定回家干一番事业,彻底改变家庭贫穷的状况。同年10月,作为村里的“知识青年”,吴国胜被前段大队选为团支部书记。
  吴国胜回忆说,当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席卷全国,虽然自己身在小山村,但仍然能察觉到一些明显的变化。“那就叫做商机吧,当时市场上已经非常活跃了,但乡村这一块仍因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商品流通依然很缓慢。”老吴说,改革前,想干个啥,手脚好像总被困住了,干不成;改革后,机会多,想法也多,当时自己想跑运输,但手头上没钱,心里急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咱没钱,可以向银行贷款啊,那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吴国胜说,1983年春,他一次性贷了7500元,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跑起了运输。
  “跑运输一天能挣50元,石头、木料、货物,啥都拉,一天跑下来也不累,越干越有奔头。”18岁的吴国胜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也成了村里精明能干的好后生。
  1986年,吴国胜入了党,结了婚。结婚时家里添置了自行车和手表。大城市在70年代就流行过的“三件套”(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在当时贫穷落后的陕北仍然是稀罕东西。
  “虽然跑运输还清了贷款,攒了些钱,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我们结婚的‘三件套’,就缝纫机没舍得买,几年后才慢慢补上的。”老吴说,妻子的彩礼是400元,家里共花了1200元就把婚结了。同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户。吴国胜家5口人分到了30多亩土地。“以前是愁的没有地,一下子有了这么多土地,可把人乐坏了。”老吴高兴地说,“单干”后,家家户户那叫一个兴奋劲儿,恨不得半夜就套上牲口上山犁地。
  “那时山地就种麦子、谷子、黄豆和荞麦,沟坝地种玉米和洋芋。”吴国胜回忆说,1996年村里通了电,家里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1988年,儿子出生,做了父亲的吴国胜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起来。虽然一边跑运输一边种庄稼,但广种薄收的状况无法改变,一家子能吃饱穿暖,但仍旧住在两孔土窑洞里。
   从温饱迈向小康
  1999年,国家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吴国胜家再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山地全部退耕了,我家只留下了5亩沟坝地。”老吴说,退耕后,政府每年都发补偿款,加上自家的口粮田,吃穿不愁。
  人一下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老吴和很多农民一下子不适应了,“当时就觉得自己闲得慌”。
  2002年,36岁的吴国胜加入了农民工大潮,先到榆林神木打工,那年他就买了手机。之后农闲时到山西、吴起、富县等地打过工,下过煤井,当过小工。
  2003年,吴国胜回村买了三孔石窑洞,从此告别了土窑洞。他还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当年村里第一个买彩电的也是他家。
  老吴在外打工11年。“2010年,我又修了三孔石窑,就打算回来了。”2013年后,老吴再没出去打过工。“现在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又是精准扶贫、又是乡村振兴,土地也延保了,我现在就想着发展产业,踏实过日子。”老吴感慨地说。
  2012年,老吴的儿子吴新东结婚。“娃在山西大同打工,做汽车修理,儿媳妇是大同人,在一家小学教书。”彩礼、家电、“三金”、衣服和照相等,老吴出了十几万元。第二年,孙子浩浩降生,给一家人又添了欢乐。
  2016年,老吴当选为段家河村委会主任。“把自家光景过好不算啥,带大伙一起致富才叫本事!”老吴在村里带头种菌草,和村干部、扶贫干部一起成立“借牛还牛”合作社。现在,村上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发展起了养牛、菌草等产业,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老吴告诉记者,儿子儿媳现在一年收入近10万元,他当了村干部后年工资也有2万多,养猪、种菌草和三轮拉货一年能挣1万元。去年,儿子在大同买了一套楼房,交了首付,还买了一辆二手车,他给出了5万元。
  现在,老吴一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回首过去40年,老吴感慨地说:“能过上这么好的光景,真要感谢党和政府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