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歌山画水 独具匠心
——记者带你走进东阳领略木雕穿越千年的美丽
  本报记者 孙文珍 李江峰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东阳的一首赞美之诗。这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城市,以“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独特形貌著称,素有“婺之望县”的美称,是中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影视旅游名城”和“世界木雕之都”。
  9月7日,全国报社社长总编们一起走进东阳,感受“歌山画水”之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感动于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发展。
  东阳自古被称为“雕花之乡”“百工之乡”。木雕工艺始创于唐,发展于宋,盛于明、清。清代中叶,东阳木雕从建筑装饰雕刻发展成为家具装饰雕刻,颇为流行。同时期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部分工匠甚至入选故宫雕制床椅案几,足见东阳能工巧匠之多、木雕技艺之高。东阳木雕以建筑木雕为主,经过长期实践,终于发展出成熟而精湛的技艺,其卓越的成就,使它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被誉为“国之瑰宝”。东阳木雕在雕刻技法上以高浮雕、多层次、构图饱满、富有立体感著称,并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娴熟的构思设计、精湛的雕刻技法以及艺术与实用的巧妙结合见长。在古代东阳木雕师傅中流传着“无雕不成屋”“宁可少,不可糙”之说,足可见古代东阳木雕在建筑装饰中应用之广泛、工艺要求之精湛。
  来到东阳市总建筑面积近2.6万平方米的中国木雕博物馆,随着一扇通往木雕工艺世界的大门徐徐打开,千姿百态、绚丽斑斓的工艺美术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在七大相对独立的空间里,中国木雕历史展厅、中国木雕与社会生活展厅、当代中国木雕大师展厅、世界木雕展厅四大木雕主题展区等一一呈现。更值得注目的是,木雕馆依托东阳竹编,设置中国竹工艺专题;集聚古代木雕家训家规设置中国木雕家训馆。据介绍,七大空间,七种个性,展出作品达3000余件(套),共同构成了一座多元、多样、多彩、完整、专业、包容的木雕艺术殿堂。
  往事如烟,斯人已远,多少弦歌诵读的桃源古韵已飘散,多少雕花户牖里悲欢故事已随风,只有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穿越历史的尘埃,娉娉袅袅地来到我们面前。
  步入博物馆序厅,一幅大型落地屏木雕《中国梦》映入眼帘,这幅作品以“大国梦想、民族伟业”为主题,以128名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的民族同胞为主画面,以珠港澳大桥、“复兴号”动车组、天眼等现代科技成果和向阳花为背景,并用118只白鸽点缀,既表现中国现代科技的进步,更是一幅表现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和谐盛世图景。整幅木雕长20.8米、宽3.08米,综合采用薄浮雕、浅浮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手法,既是对传统东阳木雕技艺的升华,也展现了东阳木雕艺人对中华民族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热情讴歌。
  走进厅内大殿,仰头是九宫格天花,以36幅国内各地风景名胜为雕饰主题,惟妙惟肖的图景展示了木雕的装饰功能。进入中厅,通高16米、融合二层建筑回廊的设计是这个馆的独到之处。近1.7米高的牛腿承载了天花顶与下部空间的过渡衔接,廊上雕饰16幅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廊下置5块大型木雕立屏,远观大气恢宏,近看镂雕细腻。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记者来到中厅正面的巨幅迎客木雕屏风下。这幅名为《歌山画水》的世作由中国木雕博物馆首任馆长、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打造,作品宽7.5米、高9.8米,场景热闹生动,雕刻栩栩如生,画面展现了东阳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将东阳高超的木雕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博物馆最大的价值在于内部的藏品。参观中,一雕一琢的方寸之间,给来访者带来了诸多惊喜。
  在中国木雕历史展厅,一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东阳木雕作品《五代木雕罗汉像》是镇馆之宝,其产生年代可追溯到五代灭亡后、北宋初期。虽然年代久远,但仍能看出早期东阳木雕的风格:罗汉雕刻在枫木之上,运用了镂空雕、圆雕、浮雕等多种手法。人像光头,眉目修长,面颊丰满,微笑如常。大家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纷纷感叹这件现存最早的东阳木雕精品实物之精美。
  木雕博物馆里,还有五个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展厅。历史厅全面重现中国木雕的发展历史和辉煌过去,追本溯源娓娓道来;生活厅生动展示木雕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大师厅收藏陈列古今木雕大师的作品,件件都精致至极,令人叹为观止;世界厅综合呈现世界各国的木雕,中国木雕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在比较中更加明晰;竹艺厅则集合竹木工艺精品,竹木情韵,意境悠悠。
  恢宏、大气、华美,传递出一股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许多人在参观后均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这一“富丽堂皇”的殿堂。内蒙古赤峰日报社副总编辑杨贺卿之前并不知道东阳,此行看到这么多精美的木雕作品,如此赞叹:“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大师们的手工之作让人敬佩、敬佩,再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