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治沟造地,让沟壑变良田
——安塞区大力实施治沟造地工程建成万亩良田
  市委通讯组 蔡英
  初秋九月,生机盎然,硕果累累。蓝天下的安塞从眼角至眉梢无一不在焕发勃勃生机,放眼远眺,治沟造地工程使山谷异常开阔。
  安塞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区总人口17.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全区退耕还林面积148.38万亩,自从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山越来越绿,农民的耕地面积却越来越少,退耕后农业人口人均基本农田只有2.17亩,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比较突出。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耕地的减少,为了保证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安塞区大力实施治沟造地。“要想实现农民的小康梦想,必须在土地上做足文章。”安塞区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高生强如是说。
  自2013年以来,安塞区以“治沟保生态造地惠民生”为根本目标,建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
  俗话说,“宁种一亩沟地,不种一亩坡地”。9月9日,沿着通村道路来到建华镇井沟村,沟道里整治过的地台阶式一块连着一块,绿油油的玉米随风摇曳,放眼望去,沟道里的玉米已长成一人多高,郁郁葱葱、挺拔伫立,玉米棒子个个颗粒饱满,长势喜人。
  “这玉米棒子一个顶原来的两个。”正在地里摘豆角的郭生军看着地里的庄稼长得如此好,心有高兴极了,“这块地以前我也是种玉米,地里石头太多,收成不好还费人力,一年下来能收多少算多少,看今年这长势,一亩收个1000斤玉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20年前,延安掀起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热潮,家家户户几十亩的山坡地都栽植上了树木,被划分为退耕还林区域,只留下几亩离家近些的坡地。郭生军也不例外,将20多亩自留地都种上了树,只留了5亩缓坡地。可是,这些缓坡地也不是旱涝保收的农田,亩产只有三四百斤,基本上是靠国家在退耕还林时延续补贴钱粮的政策过日子。“原来的地都在山坡上,种地要爬到山上去,既耽误时间又累人,现在好了,农业机械也能用上了,省时省力,我们一百个满意。”建华镇井沟村村民组长郭亚东深有感触地说。
  “近些年来,推行最顺利的大型工程项目,就是治沟造地,一说起治沟造地工程,老百姓那可是赞不绝口,一分钱不花,就能种好地。”治沟造地办甲方负责人刘强干了多年的项目,觉得治沟造地项目是最好协调的,“治沟造地这件事,实施起来,不仅没有任何阻力,而且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其原因就是这是为他们谋福利的事情。”
  井沟村以前是条洪水沟,一下雨很危险,很怕形成洪水。2017年,治沟造地办在沟道底部平整造地,形成沟坝农田近40亩,面积可满足大型农机操作。还配套了排洪工程,确保涝可排除洪水,旱可留住雨水。且亩产一下子从原来的三四百斤提高到800至1000斤。
  笔者从治沟造地办了解到,治沟造地不仅是不花钱就能种到好地,更是把原来产量不高的地变成了高产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把原来的沟槽填平,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配套路渠等设施,产量更高了。
  治沟造地,不仅建成万亩良田,搭建了农民增收新天地,同时将治沟造地与农业产业开发、农田水利、精准扶贫、生态建设等民生工程相结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逐步凸显。累计在全区28个贫困村整治基本农田7018亩,在治沟造地区域新建大棚353座,栽植经济林果1679亩,种植饲草1280亩,新修生产路97852米,田间道路39468米,排洪渠72125米,农用桥46座,打水保骨干工程12座,大口机井22口,铺设灌溉管网15788米,种植紫花苜蓿2460亩,紫穗槐1359亩,柠条1697亩,栽植油松75860棵,让山更绿了,地更肥了,百姓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