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果农增收离不开他
——记市人大代表、延川县苹果生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延收
    ●杨延收(左)向村民讲解“摘叶转果”
  本报记者 郑鹏
  作为延川县苹果生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延收引进新品种,推广栽植新技术;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展开调研,提出合理建议,解决农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他常说,只要在职一天,就要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立足本职,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记者见到杨延收的时候,他正在杨家圪台镇孙家塬村杨志国的果园里进行技术指导,“老杨,你的苹果由于叶片的阻挡,受光不均匀,会影响到上色,现在要摘除多余的叶片,还要对果子进行旋转,经过摘叶转果后,苹果成色才会更好……”
  杨志国告诉记者,杨延收虽然是县苹果生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但一点架子也没有,他的果树品种都是杨延收多方考察后推荐种植的,种上之后杨延收也非常上心。有一次,杨志国的果树上长了黑斑,用了不少药都不起作用,无奈之下他给杨延收打了电话,不一会,杨延收就来到果园,查明了原因,并指导他打了药。现在,杨志国家10多亩果园的果子全部被客商订走,估计今年能卖近20万元。
  “哎,要是早听杨主任的话,这几年能多挣好几万元呢。”陈家塬村村民陈焕福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早听杨延收的话对果园进行挖改。陈焕福有5亩果园,在果农眼里,每一棵果树都是摇钱树。“杨主任让我进行挖改,三番五次我都不同意,后来实在招架不住了,就挖了一些果树,没想到果树挖了后,人的苦轻了,苹果却长大了,价钱也上去了。”尝到甜头的陈焕福一下子就挖了一半果树,今年他的苹果估计能卖15万元左右。
  杨延收一直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参与实施的《延安北部精品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在2013年亩产达到2000公斤,亩产值突破10000元。他还主持起草了《延川果树旱栽技术规程》,将原来的旱栽成活率由80%提高到了95%,为延川县2008年来每年新建果园3万亩,平均成活率95%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认真履职,帮助完善产业设施
  今年,杨志国的10多亩果园全部搭起了防雹网,虽然果园遭遇了极端天气,下过冰雹,但由于搭设了防雹网,果园基本没有受灾。杨国志的果园能搭上防雹网,得益于杨延收在市人大会上的建议。
  杨延收在下乡过程中和果树推广过程中发现,由于缺水,果树缺乏灌溉,遇到特殊天气,农民的果园很容易受灾,加上通往果园的道路没有硬化,尘土飞扬,车辆很难开到果园,农民存在卖果难的问题。
  经过调研,他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大对贫困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农田水利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的建议》。建议提出后,引起了相关单位的重视,市财政部门将通过资金整合逐步建立起“决策民主、投向科学、监管规范、运行高效”的涉农资金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市也将逐步扩大市级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范围,让县区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不断加大对特色主导产业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支持力。
  杨延收告诉记者,建议还引起了更多部门的关注,拿出了不少资金对延川的苹果产业进行了资金支持,目前,延川县境内集中修建了1000口集雨窖,2000多张防雹网,100公里路面铺上了柏油。
  杨延收说,当上人大代表以后,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果树相关技术,在果农中推广应用,让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还要利用下乡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提出对农民有帮助的建议,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