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贫困群众“镶嵌”在致富产业链上
——甘泉县以产业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小记
  通讯员 高振华
  “国庆假期,我的农家乐住满了游客,给游客们做饭都是用我自己种的菜、养的鸡,我老婆可以给客人做洋芋擦擦、油糕这些陕北特色小吃,炖羊肉我拿手,做的饭菜客人都很满意。我的农家乐办起来到现在也就半年时间,现在已经收入了两万多元,我有信心把我的农家乐办得越来越好!”近日,笔者和农家乐老板习小兵拉起话来,聊起他办的农家乐,朴实厚道的他打开了话匣子。习小兵是甘泉县下寺湾镇张家沟村的贫困户,张家沟是去雨岔大峡谷的必经之地,利用地理优势办农家乐,服务峡谷游客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也过得滋润了起来。
  近年来,甘泉县着力把产业建设作为扶贫脱贫工作的关键来抓,千方百计发展产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全力以赴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甘泉峡谷群是世界少有的地质奇观,魅力独具,受到游客热烈追捧。甘泉县委、县政府在不断加大开发力度的同时,按照“旅游+扶贫”模式,努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让困难群众能脱贫,给更多的群众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好机会。
  桦树沟奇峡是雨岔大峡谷中最具特色的一处,是游客的必去之地。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和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桦树沟村“两委”组织村民选举出尽职尽责的村民,负责旅游车辆停放和雨鞋租赁等服务工作,所有收入去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其余全部计入村集体,按时按人口给所有村民分红,让全村人都成为旅游环境的建设者、维护者和旅游产业的受益者。据统计,围绕甘泉峡谷群旅游,目前,在周边已经有37户贫困户办起了农家乐,39户贫困户在景区周边提供雨鞋租赁和旅游向导等服务,88户贫困户参与销售土特产,户户收入都有增加。
  针对贫困群众,该县专门制定出台了扶持办法,鼓励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由农业部门积极引进新优品种,利用“学思堂”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及时提供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已有75户贫困户得到了扶持,建成大弓棚900多亩,种植的西瓜、香瓜、草莓、葡萄、樱桃、油桃等优质水果成为畅销产品,一批困难群众成为产业大户、脱贫之星。
  下寺湾镇龙咀沟村的宋利学就是这样一位“脱贫之星”。三年前,因为妻子手术,宋利学欠下了几万元外债,在家休养的妻子和两个上学的孩子都靠宋利学一人打工赚钱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7年,县上出台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大弓棚,并且解决用水用电和产业技术指导等一系列生产问题,宋利学下决心建了10座大弓棚,并全部种成了西瓜小瓜。瓜熟后,产销两旺,等到全部卖完,宋利学的这10棚瓜就给他赚回来4万元。秋季,宋利学又种了一茬大白菜、莲花白和豆角,收入了2万元。就是这小小的大弓棚,在一年之内,就让宋利学赚了6万元,宋利学也顺利地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更可喜的是,女儿也在这一年考上了大学,一家人成了全村的脱贫典范。
  王家湾是桥镇乡的一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21户46人,全村以前基本靠种玉米为生,收入微薄,脱贫难度大。2017年,根据当地村民有养殖传统的特点,在广泛征求意愿的基础上,该村确立了以奶山羊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村支部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县乡支持指导,注入专项扶贫资金120万元,贫困户以“三变”的办法,把土地、羊子、饲草、人力、闲散资金等整合,以股份制的形式投资建设全县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甘泉县王家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入股贫困户已从最初的11户增加到145户,覆盖带动了全乡未脱贫贫困户。投资170多万元,建成具有饲养500多只奶山羊养殖能力的标准化羊舍、自动吸奶系统和冷储设备等设施,饲养的500多只奶山羊已经稳定产奶,从今年4月起,基地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2万多元,先后给19户股东户均分红788元,160户股东户均分红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