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齐建懿:画笔下的浓浓乡愁
祁玉江
  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幅层次分明、精道细腻、形象逼真、美轮美奂的油画作品,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时居然在潜意识中将其与摄影作品混为一谈,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活灵活现,那么销魂勾魄!
  这就是齐建懿油画和他的艺术魅力所在。其画笔下流露出浓浓的乡愁,无时无刻不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齐建懿是陕西子长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尤其嗜好和擅长油画。早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又进修西安美院首届油画高研班。经过几十年的研修、受教、揣摩和锲而不舍地写生,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其绘画技艺早已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老成练达,日臻出众,在市内外,声名鹊起,备受关注。他先后写生创作了上千幅油画,其中有的画作曾参加过中省一些大型赛展,获得过较为看好的奖项。最近他在延安枣园宾馆展出的39幅油画,就是他所写生的众多油画里优中选优的精品力作,更是他绘画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建懿心系家乡,寄情乡愁,崇尚自然,这为他痴迷美术艺术、寻找写生素材、积累绘画元素开阔了视野,开辟了道路。是啊,他生在陕北,长在陕北,又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陕北,是吃陕北的苦菜、洋芋和小米饭长大的,饱受黄土文化、黄河文化、民间文化、红色文化的熏陶、感染和精神洗礼。说穿了,是陕北这片高天厚土给了他强健的体魄、睿达的智慧、高尚的情操、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和灵动而工巧的手笔;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生素材,馈赠了无限的动力源泉,更成就了他的绘画事业。对于建懿来说,陕北不仅仅只是一个地理坐标,而且还是一处人文精神高地。正因为如此,他深深地眷顾和热爱着生他养他的家乡。他把写生的根深深地扎进陕北大地的沃土里,不断地吮吸着营养和智慧,壮大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大到山川河流、梁峁沟壑、父老乡亲、风土民俗;小到村庄窑洞、硷畔院落、牛驴猪羊、树木花草,甚至一位老农、一个孩童、一只鸡鸭、一盘石碾石磨、一堵破败不堪的围墙、一堆柴草、一笼玉米秆、一根电线等等,都成了他写生表达情感的对象,成了他笔下栩栩如生、熠熠生辉的画作,一次又一次唤起人们对陕北故土、陕北村落、陕北父老、陕北文化的亲爱和对魂牵梦萦乡愁的铭心记忆,鼓舞和引领着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梦想继往开来、不懈奋斗。难怪,他所写生的油画,绝大多数反映的是乡愁方面的内容,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将人们的心牢牢拽住,与画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进而深深地融为一体。仅此一点,是许多画家不可具备、难以企及和无法比拟的。
  油画之美,关键是体现在光与色的组织结构中。色彩是油画的灵魂。建懿在写生中,一以贯之地追求着色彩的灵性意韵。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表现大自然的光色变化,四季更替,常在常新。所以他每次写生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悟,新的收获。力求精准捕捉和把握光源时差与冷暖,竭尽所能地将新的收获用最为新颖而感动的绚丽画卷充分地表达出来,呈现出来,使画作简洁、恬淡、清净而富有活力,给人一种更加灵动、靓丽、逼真之感和美的享受。为很好地掌握光色冷暖变化,反映季节时差,他总是紧抓和利用有限最佳光源不放,在具体写生过程中,往往要在事先选好的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同一角度,连续跑上好几天、好几趟,才能将普通颜料巧妙地转化为自然色泽,最终完成好一幅心目中最理想的画作。去年冬天,他很想写生一幅极具陕北地域特色的冰挂油画。为此,他不知跑了多少路,踩了多少点,寻找了多少河滩和沟道,可寻来找去仍很不理想。一天上午,他好不容易在枣园西川口一道河湾里发现一处较为满意的写生冰挂。于是他兴奋极了,不顾辛劳,很快瞅准位置,支起画架,饱蘸画笔,细心地描绘起来。就这样,他连续跑了三天,分三次采光写生,最终才完成了这幅画作,实现了他一大美好夙愿。
  建懿是一名典型的现实主义画家,非常亲近自然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之所以忠实与迷恋写生,是因为阳光与季节常在常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给我提供了无限的艺术灵感;只有在大自然中写生作画,才能触景生情,笔端生风。”建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最信服和崇拜的是俄罗斯近代风景油画写生大师列维坦,并着力学习和追求这位大师的美学艺术。建懿写生从不重复别人的构图。为了选取最为新颖独特的视角,在写生现场,他往往要选取好几个位置,从多种角度进行认真观察,反复对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至选出与自己构想完全吻合的最佳视角,这才开始动笔。这样一来,使他完成的写生作品,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精美,笔调更加生动,色彩更加沉稳,意韵更加浓郁,情感更加充沛,极具现实性。从而被人民大众所认同,所喜爱,所接受!这无疑是他很好地处理了再现与呈现的关系,由写实的初始阶段迈向了呈现的更高阶段。同时,在他看来,写生是写天地之生机、自然之生气。他十分注意画作的意境空灵。空灵感是在逆光下容易产生的。逆光的天空本身就是“空灵”。在逆光下写生,要求准确、速度、组织“三要素”同时到位,缺一不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建懿的每幅画作无不都在苦苦地探究和体悟着现实与抽象融合的“空灵意境”,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画作风格。这些创作理念和艺术修养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最让我敬佩齐建懿先生的是他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写生绘画精神。他常说:“风景写生,是画家与大自然零距离地接触和对话。所以,每次写生作画,我都心生感动和敬意,乐此不疲。只有不停地画、不停地画,一切都会自然出现!”是的,他嗜画如命。因了美术事业,特别是因了写生绘画艺术,他几乎舍弃了其他所有爱好,忘记了自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全身心地投入到油画艺术上,不遗余力地描摹着心中的构图。他像一个老农一样,背着画箱,携带着画架、画布、画料和画笔,不厌其烦地寻找和捕捉着那些最能够打动自己又能够赢得大众共鸣的写生素材,并一一囊括、吸收、描绘、融入进他的画作中,其恒心、毅力、修养、见地,委实令人折服。可以这样讲,陕北大地处处留下了他艰难跋涉的足迹,时时可以看到他那高大敦实的身影。就连年前腊月二十九、三十万家团圆的时候,他仍在坚持写生,先在延川县乾坤湾的刘家山,后在宜川县的黄河壶口瀑布,其收获自然不言而喻。年后正月初二,他又背起画箱,带上画具,匆匆上路了。在与建懿交谈中,他给我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写生故事。其中一件让我肃然起敬,至今难以忘怀。位于陕北靖边县境内的统万城,是建懿一直非常向往的地方。他总想一睹为快并写生一幅心目中真正的统万城。在2018年盛夏一个酷热的上午,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统万城。眼前的壮美场景,简直让他兴奋不已!于是他不顾旅途劳累,提上画架、颜料和画笔,很快开始选取写生位置和角度。起初,他还抱有侥幸心理,试图寻找一个阴凉处,以便舒服地去写生。可是,老天偏不眷顾他。最美的风景总是在阳光下,红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他。最终还是不得已,只能将写生最佳角度选在了一处阳光暴晒的小沙丘上。当时,正值风沙很大,支好的画架不时迎面向他扑来。为了固定好画架,集中精力顺利写生,他只好用右腿死死顶住画架,在炎阳下硬是支撑了两个半小时,直到画作完成。而此时的他,两腿早已麻木了。
  听着这一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望着展览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著名的诗句来。是啊,齐建懿今天的成功,不正印证了这句名诗的深刻寓意吗?
  啥时候建懿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平台公开举办一次更为隆重、更为轰动的画展?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展,共同品味他画作中透出的那份愈加浓烈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