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裤角沾满泥土 心中装着群众
——记宜川县丹州街道办副主任郑欲
  通讯员 李文振 本报记者 雷荣
  “村里来了女干部”,这是王湾村父老乡亲在郑欲刚到村上时的一个热门话题,从那时起,郑欲就与这个贫困小山村的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在丹州街道办王湾行政村扶贫的女干部郑欲就被群众深深记在心里,她一直致力于帮村民找出贫困的病因、找准产业发展的路子、找对脱贫致富的方向,扶智治愚,鼓起村民脱贫的勇气和志气。她经常不着家,老人生病没空陪着去医院,记不清给孩子许诺过多少次:“乖,在家听话,等妈妈忙过这一阵,再带你去玩。”却总是兑现不了……
   摸清底子施良方
  王湾村位于宜川县丹州街道,辖3个自然村(王湾、铁龙湾、白家庄),共130户3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26人。因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基础落后、群众住房困难等情况而长期深度贫困,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对于第一次前往王湾村的情景,郑欲记忆犹新。那是2016年6月中旬的一天,时任宜川县丹州街道办副主任的郑欲被街道党委安排为脱贫包片领导,负责王湾村的帮扶工作。郑欲说:“当时,走进第一个村组铁龙湾,新建的广场、党员活动室,水泥巷道,村民有安全住房,生产生活条件较好;走进第二个村组王湾,村民都有安全住房,但房前屋后却蒿草丛生,垃圾乱丢乱倒,基础设施落后;当来到第三个村组白家庄,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土窑洞,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出行走的是泥土路,穷是最鲜明的特征。”
  面对这样的贫困面貌,扶贫工作的困难可想而知。“一个女同志能干啥呀?”“不过就是来走个形式、‘镀镀金’,干不了多长时间,也不可能办多少实事。”村民对这个县城来的扶贫女领导,多是冷眼旁观、心生疑虑。
  村民们的怀疑和讨论,让郑欲更加坚定了干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她默默地了解着村里的情况,用行动证明一名扶贫女干部的“初心”。
  在精准识别阶段,郑欲用脚步丈量着整个村子,白天调研村子致贫原因,夜晚入户走访村民。“那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回过家,困了就住在村委会,饿了自己做点吃的。”郑欲说,“要想真正把村里贫困户扶起来,就要和村里人吃住在一起,这样才能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才能真心为他们想出路、谋福利。”
  经过半个多月的入户走访,郑欲对王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等作了详细的调查,并着重从“产业单一”“住房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分析出这些因素是导致王湾村经济发展迟缓、贫困现象较深的主要原因。
  “在改变王湾村现状、谋划脱贫致富路径上,我们紧抓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机遇,依托王湾地理、区位、生态优势,在广泛调研论证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产业转型和旅游带动融合起来,为王湾村谋划了生态休闲采摘、牡丹花卉观光、度假垂钓餐饮、自然风光体验和特色民俗新居等五个特色园区,力争把王湾村打造成集人居、产业、民俗、旅游、村集体经济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脱贫示范村。”郑欲介绍说。
  心系扶贫解危困
  郑欲到王湾村主持扶贫工作时,女儿才一岁多,白天由年迈的婆婆照顾,晚上自己照顾。然而,2017年10月,婆婆意外摔倒骨折,女儿没人照顾。当时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丈夫和她一样工作繁忙。为了能使王湾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不拉全办后腿,使王湾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她忍痛割爱,将女儿提前送到私立幼儿园。这在常人眼里,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有些残酷,但对郑欲来说,她知道这是工作需要。
  “在周末或寒暑假,遇到扶贫工作任务紧急时,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把女儿带到村里。就这样,现在四岁大的女儿也知道了扶贫、知道了王湾。同事们有时开玩笑说,抓扶贫就得从娃娃抓起,你女儿长大了也是个好扶贫干部。”郑欲苦笑着说,“亏欠孩子太多了!有时候看着女儿,眼泪就不停地掉下来。”
  面对家庭的困难,她从不对别人说。而全村44户贫困户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她却时刻记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带动。针对村上有资源无能力、群众有意愿无门路问题,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企业帮建’的思路,探索推行了‘支部+公司+农户’的产业扶贫、公司化运作模式,引导王湾走上了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同频共振的致富之路。”郑欲介绍说,“2018年底,王湾村实现了村集体年稳定增收5万元的目标;群众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达到1048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37.6元。”
  为了彻底改变村民的住房困境,王湾村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本着‘依据政策、应搬尽搬’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我们按照‘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将村里无房户、危房户和居住在走山滑坡危险地带的困难群众50户150人全部列入搬迁对象,签订‘三项协议’,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在‘搬到哪里’的问题上,我们则按照‘宜人宜居、方便生活、美观适用’的原则,严格执行人均25平方米建房面积‘红线’,聘请设计公司为村民量身定制了三种户型方案,保持了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和独具陕北特色的民居风格。”郑欲介绍。
  “村里变化太大了!破旧的土窑洞变成白墙灰瓦的平房,狭窄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修建了休闲广场,卫生间、垃圾仓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今年66岁的村民宋建荣感叹道。如今,老两口不仅在家门口的王湾村现代生态旅游脱贫示范基地找到了工作,宋建荣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养老保险、粮食直补、土地流转和打工收入……一年下来,老两口收入也有2万多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王湾初见成效。每当谈起村里的新面貌,村民们都会感叹:“若不是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若不是郑主任跑前跑后,我们村哪有这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