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告别绝对贫困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上)
市委通讯组 王强 贺彦朴
    ●山青水绿新延安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宝塔区甘谷驿镇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当地乡村游快速发展。
    ●通过易地搬迁、灾后重建、扶贫安置等政策,使更多的普通群众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洛川顶端果业工人在车间打包装运苹果
在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勤丰养牛专业合作社的牛舍,社员杨五女给自家的牛添加草料。
  “天下一次雨,地刮一层泥。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吴起县老百姓口中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延安人民的生活。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臂,还有我的牛跟着我……”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歌曲《黄土高坡》唱红了大江南北,也让住着土窑洞、头上戴着羊肚子手巾、身穿花棉袄,走在黄土坡,忍受着风沙,拉着牛、羊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的陕北人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全国人民心中。
  “这些年,延安变富啦;这些年,延安变潮啦;这些年,延安变绿啦;这些年,延安变美啦。”2019年5月新华社创作的一首新陕北民歌,唱出了延安人民的新生活。
  回望过去,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安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到九十年代末延安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再到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延安在改革开放40年间,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更足了。2019年5月7日,随着延川、宜川两个国定贫困县“摘帽”,革命老区延安告别绝对贫困,老百姓走上了建设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历史上的延安——贫穷落后
  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延安全市十三个县区,地处白于山区、黄河沿岸、洛河峡谷三大贫困带,多少年来,这里的老百姓都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1978年8月,时任新华社记者冯森龄曾向中央连发四篇内参稿件——《延安调查》,反映陕北地区的农民大规模贫困,当时新华总社领导震惊了,中南海震惊了,人们都陷入了由震惊而带来的巨大悲痛之中。
  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延安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街头讨饭吃的人太多,这和‘延安’二字极不协调。大街小巷都能遇见讨饭的人。衣衫破烂,蓬头垢面,手持饭碗。东关是旅客上下汽车的地方,讨饭的人最多。我们到延安,去过东关5次,每次都看见许多讨饭的,一次在延安市东关食堂停留约半小时,讨饭的就多达17人,占用餐顾客的1/4。顾客要的饭菜刚放在桌子上,他们便蜂拥而来,伸手讨要。讨饭的有七八岁的小孩,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是全家出来要饭,也有孤身残废。”
  从那年起,中央批准把延安地区的粮食征购任务减少55%。并每年给延安无偿援助5000万元,这个援助一直到1987年从未中断,中央累计向延安援助4.6亿元(1978年1000万元)。这些有力措施使当年的延安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吃粮水平提高了,家庭副业收入增加了。
  “绿色革命”夯实脱贫基础
  改革开放后,延安驶入发展快车道,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让老区人民并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延安人破釜沉舟,励志改善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较早开始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次年,国家在延安提出退耕还林,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黄土高原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走进黄河沿岸宜川县,汽车顺着山路盘旋,翻过几道深沟,来到云岩镇辛户村。
  村支部书记张延刚正在打理果园,“今年苹果的收成,就看这段时间的管护哩。”
  顺着果园眺望对岸山峦,白杨、垂柳、连翘、紫丁香、常青树高低错落、满目苍翠,山桃花、山杏花、苹果花竞相绽放。
  回想20年前,陕北农村经济以种植粮食为主,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亩产较低,农民收成并不好,“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曾是红色老区的“黄色哀愁”。
  “当时县上通知农民,说要退耕还林,可许多人都不信,有的农民认为共产党‘哄人’呢,农民不种地吃啥。”张延刚说。
  面对大多数人的质疑,“大胆”的张延刚承包了120亩坡耕地进行大面积退耕。2002年12月,国家开始了第一轮次的政策兑现,给农民兑现了钱粮。政策兑现犹如商鞅立木一样,使老百姓真正相信了退耕还林不仅能让人吃饱饭,还能有钱花。
  张延刚笑着说:“我一下成了村民‘眼红’的对象,都说我弄好了。”
  退耕还林后,张延刚拿到国家补贴,种树顾虑从延安老百姓心里消失,黄土高原上的造林热潮像支魔法棒,一下子染绿了延安的川梁沟峁。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后,延安市对林分结构做出调整,放开了对树木品种的限制,为了提高大家的经济收入,张延刚开始组织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自己作为带头人,先后平整、承包60亩地栽植苹果。经过几年精心管护,张延刚的果园已经进入盛果期,近两年的苹果收入达到90万元左右,当然作为退耕还林承包大户,他还领取了国家近19万元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款,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豪”。
  “退耕还林让我们这些农民告别了种粮为主、广种薄收的传统土地经营模式,改善了我们人居和生态环境,过去黄土高坡黄风呼啸沙草凄凄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后来发展苹果产业,又让我们都住上新房、开上了小汽车,让农民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张延刚高兴地说。
  20年后,延安的荒坡没有了,漫天的黄沙难得见,沟岔峁梁绿成片,青山绿水鲜花艳,高原美景似江南。如今,延安的退耕还林面积已达1077.47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81.3%,从卫星遥感图上看,延安绿色面积向北推移400公里。当地老百姓依托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宝塔区的森林猪养殖、安塞区的林下养鸡、吴起县的家庭林场、黄龙县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和中蜂养殖产业、黄陵的森林旅游等等都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现在我这每只鸡最高能卖到120块,鸡蛋每颗卖1块5,每天能卖200颗左右,还开个生态农家乐,去年,毛收入8万多块。”吴起县白豹镇韩台村村民白志军高兴地说。
  白治军过去放羊、种地、打工,收入还可以。20年前,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羊不让放了,妻子又患病,还要供2个孩子上学,导致其家庭贫困。2015年,白治军被识别为该村精准扶贫户,在当地政府帮扶下,他搞起了林下养殖。2016年,白豹镇党委为巩固脱贫成果,又帮白志军申请了6万元项目资金修建了一座大棚,白志军利用自家院落开办了农家乐。
  “夏天生意可火了,主要是鸡肉、鸡蛋、蔬菜瓜果都是自己种的,新鲜、绿色、无公害。我还扩大了我的养殖规模,柴鸡、芦花鸡、乌骨鸡、红玉王肉鸡全部下来有3000多只,以后的日子想穷都难了。”白志军说。
  近年来,延安市在注重生态的同时兼顾农民利益,一方面用松柏等长青木补充逐渐老化的沙棘、刺槐林,另一方面优先发展经济林。延安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经过几十年培育发展,截至2018年,全市苹果面积380万亩,产量289.2万吨,预计产值120亿元,苹果收入占到全市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近50%,主产区占90%以上,苹果产业对农民来说是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2017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以苹果分级分拣、冷藏冷运、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为主的产业后整理战略决策。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厚实的产业基础。
  “去年苹果产量少,但是价格好,80规格以下的卖4块每斤,85规格以上能卖6块,经过后整理的苹果更是论个卖,一个要卖10块钱左右。”富县牛武镇八条硷村朱文武说。
  今年47岁的朱文武是富县牛武镇八条硷人,往上数三代人,都是地道的农民,祖辈靠种地为生,粮食只能维持温饱,无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找到突破口,1998年开始种植苹果,2005年、2013年响应国家号召,先后退耕还林25.5亩地,其中生态林17亩,经济林8.5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山地苹果20亩。
  “退耕还林后不仅有了收入,还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果树种植,去年苹果受灾但通过苹果后整理,收入与往年差不多。”朱文武说。
  2012年,他成立了富县五星果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品牌,创建“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实行企业化,销售实行品牌化,现在合作社成员有100多人,果园面积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民183户。
  “生态脆弱是延安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退耕还林20年,不仅解决了延安水土流失问题,还改善了延安生态环境,把农民从传统农业产业中解放出来,真正解决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问题。”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占金说。
  “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解决我们的贫困问题,特别是苹果产业的发展和苹果产业后整理,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苹果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退耕还林,提高了生态建设的质量。”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申均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