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果业兴旺村宜居
——延川县杨家圪坮镇上大木村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果农用机械挖改果园
  通讯员 张伟 高诚 记者 叶四青
  冬日时节,寒风阵阵。在延川县杨家圪坮镇上大木村的老果园里,却呈现出一派忙碌热闹的景象。
  “要让每棵果树都做到精细化管理。”村上第一书记白克荣一边忙着组织施工队对老果园进行挖改间伐,一边对记者说。此次挖改涉及13户17个地块150亩,这些果树由于树龄较长、生长密度大,导致通风透光差、病虫害严重,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
   产业提质果农富
  走进老果园,在施工队快节奏的作业中,一棵棵老果树倒下了,而致富的梦想正悄然在果农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让果农科学认识挖改间伐,白克荣没少对果农做功课。对于果农来说,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果树被砍伐掉,心里一时间难以接受。通过入户走访,实际比对,白克荣让果农从以数量谋优势的思想观念转变到以质量求效益上来。
  “刚开始和老婆商量了很多次,辛辛苦苦经营果园10多年非常不容易,挖掉的确舍不得。”村民刘海雁说。后来,村镇领导干部、村上第一书记连番解释和开导,刘海雁渐渐了解了挖改间伐的好处,答应了挖改间伐。
  不少果树倒了,但肥水一体化的管道铺设起来了,老果树上嫁接了新的果树枝丫,刘海雁仿佛也看到了几年后的硕果累累。他高兴地说,夫妻二人管理近30亩果树,间伐后,减少了肥、农药、人力等方面的投资,降低了成本,苹果将会更大更光滑,卖的钱肯定多。
  苹果作为上大木村的第一大产业,现有种植面积6200亩,其中,挂果果园面积为4800亩,苹果年产量达3500余吨,销售额近2000万元,人均可达2万余元。
  在如何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上,上大木村在做好产业引导的同时,积极聘请懂技术、会管理的苹果种植大户为“致富带头人”,从一家果园“辐射”到一方果园;按照全县“产业提质”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苹果产业后整理提质增效,把果树精细化、科技化、现代化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创品牌、搭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让果农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天无人机里装的药是杀虫剂,苦参碱、辛菌胺主要是预防过冬的虫卵和枯萎病等病情,一天的飞防作业面积可以达到300亩。”果园中,正在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延川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张轩说。
   宜居宜业村庄美
  “原来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粘的不好走,今年我家门口的路用砖块铺了,路边还做了栅栏,而且全村的路都硬化成了柏油马路。”村民刘荣生高兴地说,“这对我来说是鞭策,以后我会对自家周边的环境卫生负责,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上大木村是杨家圪坮镇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延川县确立的8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该村按照“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紧扣产业富民抓管理、乡村振兴补短板、延伸产业链条促融合等思路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杨家圪坮镇共谋划了17个项目,目前开工建设的9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随着百亩陕北杂果观光采摘园建设、果园采摘民宿观光建设、“一村一忆”馆建设和农户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的陆续开工,上大木村正在迎来华丽的“转身”。对生在上大木长在上大木的村支部书记刘文明来说,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村上在乡村振兴路上搞得红红火火,现在正在打造观光采摘园,一些闲置窑洞将用来发展民宿,让来旅游的人能住、能吃、能转,体验村上的塬上风貌,体验农民农村生活。”刘文明开心地说。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能提升到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2.6万元,全面实现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杨家圪坮镇的其他村的乡村振兴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实现全镇‘果业强镇、特色做亮、优势互补、三产融合’的发展目标。”杨家圪坮镇党委副书记曹芳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