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在新赶考路上奋楫笃行
——写在延安脱贫3周年之际

  记者 刘小艳
  立夏至,春未尽,宝塔山下,满城景正浓。
  大棚里,天微亮,菜农们就开始忙活起来;生态农庄里,返乡大学生谷佩饲养的鱼儿游得正欢;山塬沟峁间,乡风文明的快板说唱回声阵阵……
  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3年来,四季流转,延安人民接续奋斗从未停歇,宝塔山下,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2021年,延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58元,较2018年增加3472元。
  春天也是“丰收季”
  清晨,天刚透亮,子长市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红透的西红柿,要赶在早市前把蔬菜送到子长的各个市场。
  “现在,村上共有新旧大棚80多座,每个大棚平均收入3万多元,每年收入达200多万元。”蜜蜂峪村党支部书记郭顺红说,近年来,村上不仅升级改造了棚体,还引进了新品种,蔬菜品质逐年提高。村民收入由原来的不足8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4311元。
  在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60多座设施大棚沿着沟道铺展,阳光下闪闪发亮,满眼生机。
  大棚内,紫莹莹的茄子挂满藤蔓,微型电动车沿着轨道滑动,51岁的村民王庆平坐在上面手脚麻利地采摘、装车,喜悦挂在脸上,“这个轨道小车,省劲儿。大棚有180米长,靠人往外搬菜,太费力!”
  3年前,王庆平家开始经营设施大棚。从那时起,除了倒茬的两个月,其余十个月大棚都种植着长茄子。茄子长满了大棚,收入也就进了“口袋”。去年,他家两座大棚纯收入13万元,给小儿子娶上了媳妇。
  王庆平说:“以前种地,一年就收一茬,现在一年四季忙个不停,春天也成了收获的季节。”
  广袤田畴间,延安告别“靠天吃饭”,农民种地挑起了“金扁担”。
  近3年,延安全市新建日光温室、大棚3.3万亩,改造2.7万亩,瓜菜播种面积达46.9万亩,年产值约62.4亿元。
  走进宝塔区甘谷驿镇东镇村樱桃采摘示范园,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果子挂在树梢,鲜嫩饱满、玲珑可爱,犹如一串串玛瑙。
  “园子主打美早、萨米脱(又名皇帝)两种樱桃,形美、个大、肉厚、汁多、味甜,现在是市面上最受欢迎的樱桃品种,欢迎大家进园采摘。”园子的主人苏忠宁高兴地向采摘游客介绍着。
  早年间,苏忠宁外出打工,辛辛苦苦闯荡一年,才挣个三五万元。2017年,看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大力支持,他决定返乡创业。“经过精准扶贫,又赶上乡村振兴,国家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正是青年人返乡创业的好机会。”他高兴地说,“返乡后发展樱桃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鼓励他注册了公司。现在50亩樱桃园,今年预计挂果800余株,一年收入便可达40余万元。”
  小山村迎来“兴农人”
  在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提起“养鹿人”赵洋洋,村民们都赞不绝口。
  “他脑子活、有闯劲,敢做别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他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
  “入股我们合作社的村民,每户每年能分红1200元。”赵洋洋感慨万千,“过去大家帮我,现在我帮大家。我们齐心协力,振兴就有后劲!”
  这位被交口称赞的好后生,靠养梅花鹿,不仅脱了贫,购房买车、结婚生子,而且还带动14户人养了鹿。
  赵洋洋还走出延安,与陕南佛坪县合作建立养殖基地,力争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兴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走进吴起县吴仓堡镇吴仓堡村老谷生态农业庄园,远处的山上草绿树青,近处库坝里连片的网箱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农户谷佩正忙着投饵喂食,悠闲自在的鱼儿游来游去,一派和谐自然的田园景象。
  谷佩是吴仓堡村村民,201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奔波,收入很不稳定。今年,借助吴起县惠农政策,谷佩毅然返乡创业。“今年的鱼苗长势很不错,目前投放了3万尾鱼,估计秋季产量能达到5万公斤,根据现在生态鱼的市场价格,这将是笔很不错的收入。”谷佩高兴地说。
  敢想更敢做。告别贫困后,一批批“兴农人”怀揣着新时代的梦想,在黄土地上“大展拳脚”。
  1990年出生的王国志是个“棚二代”。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人回到了农村,从父辈手中接过种‘大棚’的接力棒,用勤劳、智慧和科技手段种‘大棚’,当起新型农民。”王国志说。
  走出校园后,王国志一直在外打工谋生,不仅收入不稳定,还顾不上家里。而他的“棚一代”父亲、西洼界村大棚种植“老手”王占祥,却把种“大棚”的事业越干越顺手,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美。
  2021年,王国志回村。一家人拿出全部积蓄,在西洼界村投资120多万元,流转土地80余亩,建起17座新型日光温室大棚,集中精力发展大棚种植产业。
  “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我一定得把种大棚这份事业干好了,把‘棚二代’这个身份守牢了。”王国志从打工仔变成了大棚蔬果种植大户。作为职业农民,他谋划得更加长远,决心在黄土地上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创业之路。
  2021年,延安新选派第一书记949名、驻村工作队878支、驻村工作队员1837名。他们接下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向着“春天”再出发。
  “既然来到村上,我就要多给村里做事,多给村民解难。”2021年8月9日,刘友涛被派驻到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几个月下来,林坪村的鱼池投产了、百吨冷库用上了、红白理事会筹建中、积极向煤泥综合利用产业链输送村上剩余劳动力……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欢心,刘友涛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家长”。
  脱贫群众、返乡青年、帮扶干部……他们一头扎进“泥土”里,为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一座座村庄开始新的“拔节”。
   沃野田园“风光好”
  走进吴起县庙沟镇楼坊掌村,一座座院落干净整洁,围墙上的壁画,勾勒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来到村民齐进前的院子,整间小院儿被拾掇得是干干净净,房屋窗明几净……齐进前的家被评为了“美丽庭院示范户”。
  说起村上以前的模样,齐进前连连摇头:“以前住的窑洞上面是石棉瓦顶,只要下雨,窑背就会漏水。现在装的是彩钢皮,这个好,下不来水了,比较安全。”
  “我们家原来是土院,只要一下雨,路上泥的走不成,一踩一个坑。”77岁的老奶奶许润英乐呵呵地说,“现在无论走哪里,大路下去都是好路,没有泥路了,待在家里可高兴了,孩子想叫我去县城里住我也不去,这农村多好。”
  黄土地上的小村庄,不仅“颜值”蹭蹭涨,“内涵”更是丰富。
  小吃香味四溢、萌宠憨态可掬、娱乐新奇有趣,风铃转啊转,醉心于花的海洋……
  “五一”假期,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生态示范园内,游客们或带着孩子玩射击、坐马车,或陪着父母赏花看萌宠,又或者情侣徜徉花海中拍照留念……熙熙攘攘,好不惬意。
  获评3A级景区,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园,集体经济产值达257万元……走进南沟村村史馆,一条条大事记,一张张照片……深情讲述着这个昔日“烂杆村”的蝶变之路。
  山还是那座山,但南沟村却已发生巨变。近年来,按照“企业+贫困户”的方式,南沟村推行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三变”和“一养老”扶贫模式,让曾经那个清冷的贫困村,成为眼前热闹的乡村旅游风景区。
  如今,在南沟村,除了户均10亩的果树产业外,人人是股东,每户至少入股一个合作社,有的入股三个合作社;人人是产业工人,在园区务工或者围绕园区办农家乐、开小卖部等,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美丽乡村的画卷在山塬沟峁间缓缓铺呈,“面子”亮,“里子”实。
  “京兆村,聚福地,村规民约新风气。价值观,要牢记,爱党爱国志不移……”在洛川县京兆村,由“五老”志愿服务队制定的《京兆村村规民约》快板传唱极高,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
  “听说今天村上夜校有课哩。”
  “走,咱们一起听课去。”
  延长县七里村街道管村农民夜校灯火通明,众多村民在吃完晚饭后,纷纷来到这里,认真学习农业政策知识。
  课上,来自延安市的专家对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并就如何搞好春季田间管理,特别是苹果冻害预防、补救及苹果花期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培训。
  “讲得生动,有针对性。”课堂结束后,村民王柏林说,以后夜校开课我还要来,不仅能了解到许多党的好政策,而且能学到一些实用技术。
  管村第一书记王伟说,举办这样的宣讲培训,就是为了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让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底气更足,腰包更鼓,日子更红火。
  “满天的黄沙难得见,沟岔峁梁绿成片,青山绿水鲜花艳,高原美景似江南……”唱着新时代“信天游”,沐浴在宝塔山下的别样“春天”里,新时代的延安人,在党的好政策感召下,正步履铿锵,向着美好生活阔步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