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天蓝
  人物介绍
  天蓝(1912—1984),原名王名衡,又名王若海,曾用笔名白木,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著有诗集《像太阳般升起》《队长骑马去了》《预言》《天蓝诗选》,译著《演剧教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文艺》,歌剧剧本《军民进行曲》(合作),歌曲《九一八大合唱》(合作)、《开荒》(合作)等。
  到延安前
  天蓝1912年8月10日出生于江西南昌,早年在原籍南昌王家村读私塾,1926年考入南昌心远中学,同年秋发表处女作旧体诗《西山扫墓》,1929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高中理科,组织学生文学社团黄蔷薇社。1930年春因参加反法西斯活动被开除,随即转入上海光华中学,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协助编辑学生会会刊。1932年开始用白木笔名在上海发表新诗《一个苍蝇的自杀》等,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燕京大学就读,均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而转学,后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左翼戏剧家联盟和抗日民众先锋队等组织。在北平期间,编辑北平市革命文化刊物《大学文艺》及左联机关刊物《榴火》《联合文学》等,任北平作家协会常委,负责出版部工作。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并任10个学生支队的支队长之一,曾任《大学文艺》主编。“七月”流派著名诗人。
  1937年抗战爆发后,经中共北平市委某负责人介绍,天蓝至黄河八路军防区,曾任山西八路军总部秘书、翻译,到山西洪洞县八路军总司令部任秘书、翻译及《前线》助理编辑。
  延安时期
  1938年,天蓝由一位八路军将军介绍,从山西赴延安,任延安军委总政治部通讯股股长、火线通讯社社长;7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曾在鲁艺第二期(文学系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兼编译科长,曾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立意创造无产阶级的美学体系,拟就了《美学提纲》。他还组织了文学团体路社,编辑《路》墙报。同年,天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抗战文艺》上发表长诗《队长骑马去了》,反映抗战军民生活。
  1940年主办部队文艺青年训练班,并为学员讲文学创作课。1940年12月当选为延安新诗歌会执行委员。1941年12月当选为延安诗会理事,曾在延安《文艺战线》《文艺阵地》等刊物发表诗歌作品。1941年10月发表长诗《我,延安市桥儿沟区的公民》,曾与王震之、冼星海等创作歌剧《军民进行曲》及歌曲《九·一八大合唱》《开荒》等,1942年出版诗集《预言》。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任鲁艺文学系编译科科长、文学系党支部书记。1944年同吕骥、艾青、贺绿汀等人到南泥湾体验生活并作部队文艺活动调查。1945年3月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在三五九旅作部队文艺调查的报告《部队文艺一览》。
  离开延安后
  1945年,抗战胜利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作为赴东北干部大队领导人之一率队前往,主编《工人日报》、辽西省委机关报《胜利报》,曾任黑龙江勃利土改工作团团长。1947年任东北《北满日报》主编,在《新华日报》《东北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大量文章,1949年任东北煤矿总工会副主席。1952年调中央高级党校,任语文教研室主任,并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54年出版《队长骑马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太阳般升起》等诗集。1956年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1958年错划为右派,下放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任职,专注于校注出版马克思著作,出版《〈资本论〉浅释》,并发表报告文学、散文等作品。1966年“文革”中被下放到保德县山村务农。1978年平反,调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负责人,从事文学美学等学科研究和译作;1981年调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出版《天蓝诗选》。
  1984年4月13日逝世于北京。(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