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3日
培育人才“雁阵” 实干兴业富民
——宝塔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通讯员 杨旭
  “乡村振兴怎么办?父老乡亲说了算。驻村干部只要干,乡村面貌就能变。延安精神代代传,农民不富誓不还。”
  这是宝塔区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中,临镇镇庙塬村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孙颜荣流露出的心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孙颜荣带领群众修路、通水、通电、美化村庄、发展产业,把一个500多人的贫困村建成市级“文明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中,宝塔区唱响了“关键在人、重点在干”合奏曲。去年以来,宝塔区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际需求,积极吸纳、引进乡村振兴各类人才1681名。像孙颜荣一样,这些人才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吃苦耐劳,真抓实干,或带领村民改变村容村貌,或发展林果、畜牧、食用菌、乡村旅游等产业,全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精心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宝塔区认真研究、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高素质人才“雁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广开渠道聚人。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等渠道,采取内育、外引、下派等方式,打造一支经得起事业考验、能得到老百姓信赖、让组织放心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宝塔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刘催保接受采访时表示,区上首先强化本土人才培养,打造永远不撤退的人才队伍。
  宝塔区按领域分层次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一方面,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知识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干部,发挥能人治村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常态化举办“宝塔大讲堂”等各类培训专场,通过技术讲授和现场教学的模式,培育了一批生产经营、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土专家、土秀才,提升了乡村振兴人才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目前,全区已建立高素质农民实践培训基地5个,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20人,培训村党组织书记2989人次。
  在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同时,宝塔区还积极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把服务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作为引才重点,让有专业技能的人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几年来,全区累计引进乡村振兴各类人才1681名,其中农业专家人才21人。尤其是引进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15人,在宝塔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为了让人才“雁阵”充分发挥作用,宝塔区因地制宜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用事业、平台留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建立了山地苹果矮化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果园覆盖机械化和轻简化油菜还田技术示范区,培育多种食用菌种,引进了香菇、平菇、灵芝等菌种,推广智慧果业、菌类产业、生态健康等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在麻洞川农邦科技公司、枣园街道庙沟村、河庄坪镇万庄村、甘谷驿镇小张沟村建成4个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技术推广、产业服务、科技培训,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甘谷驿镇建成红薯科技专家大院,特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宝鸡市农科院等的6名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试验推广、人才培育,推动甘谷驿红薯种植面积达10300亩,产值达9000万元。同时,还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基地、乡村振兴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耕读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基地,充分发挥校地联合优势,助力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众手绘就乡村振兴实干新画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干。立足这样的认知,宝塔区明确了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紧盯既定目标任务,踔厉奋发,真抓实干,把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实到位,把关系乡村振兴的实事一件一件办好办扎实,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过去村里路泥泞、担水吃、如厕难。现在的条件好多了,通了天然气、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水冲厕所,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河庄坪镇赵家岸村村民徐俊富动情地给来村里旅游的人讲述村子的变化。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宝塔区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让群众生活更舒心、让农村更有魅力。
  康坪村位于延安城区以东20公里处。该村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重点实施房窑改造、改水改厕、文化设施、村庄点亮、垃圾处理等工程,先后改造房窑400间(孔),建成水厕150座,配建污水处理站1座,村子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坊村不仅对水、电、路进行了彻底改造,新建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还建成了红军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活动中心,改建了钟鼓琴韵、古槐丰碑、朝花夕拾和黄土熔炉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村子一下子亮起来、美起来。
  佛道坪村实施了特色窑洞修复、生活垃圾治理、河道污水治理,生态停车场、农村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将村级公路、村庄保洁、自来水管护纳入长效管护机制,建成生态休闲公园3处、观光道路2300米、观景台3处、休闲凉亭12个、生态停车场4处。一个曾经偏远的小山村变身成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旅游好去处。
  既要让村子美起来,更要做优产业,让村民富起来。宝塔区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突破口,多点发力,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多种模式,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升级。
  赵家岸村地处城郊,人均耕地不多,村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以“三变改革”为契机,一方面,招商引进“兀里红谣”民宿项目,整修改造了村里的老旧窑洞,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窑洞民宿;另一方面,高点谋划村里产业布局,建成了“一中心四片区”,即高标准建设赵家岸村党群服务中心和生态苗木花卉区、大棚果蔬采摘区、休闲趣味垂钓区和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四个产业区域。构建了集吃、住、游、玩、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全村发展温室大棚64个,大弓棚19个,花卉栽植户18户,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700元。而产业发展模式相同的冯庄乡康坪村常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了200万元,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马坊村则围绕“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王震将军和中国农垦事业”两大主题,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土地,以打造“田园综合体”为目标,配套建设南泥湾1号窑洞、1938精酿坊、希望农庄、香菇面馆和民宿,构成了集农、林、加工、餐饮、酒店、研学培训等为一体多种农业新业态。
  佛道坪村则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组织村民将2630亩苹果幼园流转给了陕果集团延安有限公司,建设山地苹果观光采摘园,年分红总额618600元。组织村民将119孔闲置房窑整体打包出租给企业,每年每孔窑洞收入租赁费5000元;同时,按照“一户一品”模式开发特色生态民宿“乡村旅馆”24院,租赁户人均每年增收3007元。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源动力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固然重要,但如何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真正让先进的思想发挥主导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显得更为重要。
  宝塔区积极探索用文化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漫步红色热土,人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源动力。
  南泥湾村作为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不仅拥有辉煌的红色历史,还拥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村里依托这一红色文化优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手段,以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为目的,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深入人心,使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行动自觉、蓄积了前行动力。同时,还建成了南泥湾村军垦文化体验基地、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研学写生体验基地。
  康坪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融合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延伸到村民的生活圈,开展了“党建结对帮扶”“果蔬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打响叫亮了“冯庄果蔬”品牌,党员线上带货开店、线下营销配送,冯庄果蔬基地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党员干部带头作示范,让群众看到了标杆,有了底气,全村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马坊村建设了拥有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置了红色管家、党员活动室、村史馆,让村民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赵家岸村打造了一支传承耕读文化团队,建立乡村文化传承模式,锻造了一支战斗力强的乡村振兴队伍。
  “我们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发挥好宝塔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等方面补短板、强本领,激发他们为乡村振兴出力流汗的精气神。”刘催保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