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7日
漫山苹果红 果农心儿甜
通讯员 范筱霞 记者 朱佳雨
    ● 大红苹果挂枝头

  “西安顾客20公斤,山西顾客25公斤,河北顾客15公斤……”
  近日,记者来到甘泉县劳山乡杨庄科村,周奋战正忙着一手接电话,一手在随身带着的本子上记录订货信息,忙得不可开交。
  “你们先坐,稍等一下,我记个订单……”周奋战招呼道。
  眼下,正是苹果成熟上市的时节,在甘泉县劳山乡杨庄科村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红富士苹果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我带头栽了苹果树,就是想着带着群众一起致富。没想到,今年第一次挂果就比前两年的收入都高。”周奋战忙完手里的活,向记者高兴地说起了他的情况,“现在,大儿子和小女儿都在外地,二儿子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拿着卖苹果的钱,为二儿子买了房。”
  几年前,周奋战家境贫寒,一家五口的收入只靠种一点玉米,一年下来只能卖个两三万元。那时,他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到头把时间都用在村中事务上,没有精力管自家的地。两个儿子虽然都已成家立业,但是结婚欠下了不少的钱。
  “一家人的光景一直走不到人前,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周奋战说。
  2018年,乡政府动员村民们栽植苹果,村民都以没有经验为由热情不高。周奋战作为村干部,为了让更多的村民看清楚发展形势,放心发展苹果产业,带头栽了22亩富士。为了带好头,不懂技术的他,积极参加全市、全县果树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培训班,不断提升果园管理技术。
  一开始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后来自掏腰包去外省学习苹果栽培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周奋战的视野开阔了,观念也改变了。为了更集中精力发展苹果产业,他干脆辞去了村干部的职务,专心管务果园。
  技术有了,但是苹果种植是个“慢工程”,要两年开花、三年才能结果,耗时长、投资大。面对资金缺口,家里本就不宽裕的周奋战犯了难,只要有时间就在附近打工贴补家用。
  包扶单位了解到周奋战的困难后,立马施以援手。资金困难得到缓解,周奋战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此后,他便一心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果园里。
  “那个时候,一到吃饭的时间,我还要担着桶给送饭,他忙我也忙。”身边忙着摘苹果的老婆郑玉娥笑着说,“现在终于忙出了好结果,苹果每斤能卖5元,光景一下子走到了前头。”
  采访间隙,周奋战的电话响了起来——“周师傅,我看到你家的苹果很不错,我准备摘完苹果剪枝哩,你什么时候有空,能给我指导一下吗?”原来是村民张大福想跟他学技术。
  “能行。”周奋战爽快地答应。
  “以前没有一技之长,缺乏致富门路,今年初挂果就能卖6万元左右,远近的村民经常过来果园参观学习,有事没事就爱和我聊苹果树的技术。能让村民跟上我致富,非常高兴。”周奋战笑呵呵地说。
  缺资金,有乡政府支持;缺技术,有周奋战的帮助。短短几年时间,杨庄科的果树由几亩增加到1000多亩,年产苹果10万余斤,销售收入30余万元,苹果产业收入占到当地农户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许多农户也因此迈步走上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