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22日
春风从新年来
张承新

  朋友在微信上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年味越发淡了,你不用猜也是这样的,小的时候,腊月十七估计都考完试了,兜里揣着三五块零花钱买的‘啄木鸟’鞭炮,房前屋后跑,故意把点着的炮仗扔到窨井盖里,听着闷声的炸响,内心无比高兴……”我数了数,足有400字。
  毫无疑问,对于国人而言,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通常离过年还有十来天的时候,“过年”二字已被人反复提及,甚至连每一日的日程都被固定了下来:“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到除夕夜,这种氛围达到极致。
  当然,中国幅员辽阔,关于过年,南北各地皆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由于悬殊的文化差异,有时一个名字相同的特定日子时间却并不相同。以小年为例,北方的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则约定俗成地将腊月二十四称之为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之前,到了小年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扫尘或祭灶。如今或许是因为信科学的多了,或许是因为平时房间清扫得勤,或许是因为生活条件改善了,小年的习俗也不似从前那么有“仪式感”了。其余的年俗也是一般。以至于很多人纷纷发出“年俗没了,年味淡了”的感慨。
  其实,年俗何曾真正消失,年味又何曾真正淡过?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呈现罢了。
  年俗是一个地方、一种文化的印记,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时代变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年的习俗当然也不会一成不变——旧俗的式微通常都伴随着新俗的流行。或许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做到老少皆宜,让年和年的味道走入更多人心里。换言之,当你发现大家过年的方式与过去有所不同时,不必讶异,不必恐慌,更不必难受,因为一切的改变自有其道理。
  要知道,过去有些过年的习俗虽然好看,也热闹,但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却未必是“良俗”,比如燃放烟花爆竹就是如此。它虽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增加节日的喜庆,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当代人及后代人。如果说以前不清楚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率性而为,那么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个中利害,当然要趋利避害,不能再贪图一时狂欢,而置将来于不顾。更何况,烟花爆竹的禁燃虽然冲淡了些许的节日气氛,却也并非不可替代。到网上搜索一段烟花燃放的视频,看看画面,听听声音,忆一忆往昔,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年俗的变化也与新事物的产生和流行有关,比如互联网。互联网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过年的方式。枚举两例:早些年因为物资匮乏,市场也不多,大家都会利用过年放假的时间去采办年货。现如今,有了众多的网络购物平台,我们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货到上门。又譬如,以前每到过年时节,长辈发红包,通常都是将钱塞进红色的纸包里,交到晚辈手中,如今只需要手机在手,哪怕见不到面,也能将红包和心意送抵对方手中……所以说,年俗的内容没变,变的只是形式。
  有道是,形式走不走样不要紧,关键要走心。春节真正的意义在于对家庭亲情的珍惜维护和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年俗不过是表达这一主题的形式。这就好像过年回家的车票再难买,依然难以阻挡国人举家团圆的期盼一样。斯心若在,过年的意义就在,至于团聚的形式是儿女奔走千里赶回老家,还是父母逆流而上到城里与子女团圆,又或是一家人相携外出旅游,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反之,若是没有这份心思,纵然把旧有的年俗原样复制一遍,人们多半也感受不到年的氛围和味道。
  一言以蔽之,团圆是最浓的年味。相较于从前,现如今,过年的形式已然有了许多不同,但从新老年俗的交替变化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消逝与坚守。事实上,年俗在改变的同时,也在回归。借助非遗传承等时下热点,许多消失的习俗、技艺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人们得以重拾往昔热闹的过年气氛。而这,恰恰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包容性。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