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2日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
(1935年10月19日)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原本是两块相对独立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5日,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赤源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
  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与游击队,在刘志丹亲自动员和指挥下,历时半年多,红军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保安、靖边6县县城,消灭敌人正规军5000余人、民团武装3000余人,缴获枪支8000余支、子弹数十万发,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主力发展到5000余人,地方游击队发展到4000余人,苏区扩大到20多个县。从此,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共2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的西北根据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之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改变了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党内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领导和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随后,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坚持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进行了斗争。在翻越梦笔山、长板山和打鼓山等大雪山,穿越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攻破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后,于9月18日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在这里,中共中央从国民党报纸上获悉西北红军和根据地存在的喜讯,毛泽东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提出,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领导的红军。9月27日,中共中央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按照毛泽东在哈达铺提出的到陕北去的行动计划,在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研究红军落脚点问题之后,正式决定并宣布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到陕北去会合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巩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翻过六盘山,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今吴起县)。
  (石和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