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7日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发言(摘要)
冯枚
    刘涛
    刘欢
    康淑娟
    刘建锋
    薛鹏春
    马晓翠
    朱小虎
    霍娜娜
  
  打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的全国高地 冯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实践,始终把弘扬延安精神当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新征程上,如何更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的新嘱托,新时代如何更好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新使命?
  冯枚委员建议,要坚持“走出去”,增强延安精神的传播力。运用图、文、音、画和文艺等多种形式,主动宣介延安、讲好延安故事,让更多关注延安发展的人积极投身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实践中。要主动“请进来”,扩大延安精神的影响力。通过设立“延安精神论坛”和打造全党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面向全国全党开展延安精神教育培训等方式,以“跳出延安”的宏观视野,打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的全国高地。要自觉“动起来”,当好延安精神的代言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到红色旧址参观学习,了解延安革命史和本行业本系统的红色历史,讲好党的故事。经常读读延安革命旧址这本书,温故而知新。持续打造好“延安故事会”“小小讲解员”等特色宣讲品牌,用好“三个课堂”,利用好全市红色资源。在大中专学校,开展“小红专”大思政课,让学生们在圣地延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赓续红色基因,使每个延安人都成为圣地形象代言人。
   助推延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刘涛
  延安民营经济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数量占登记注册市场主体的96%,可以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涛委员建议,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思想政治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带领企业家赴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交流学习,转变企业家发展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要注重创新和人才工作,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加大科研、技术型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充分发挥首批120名“圣地英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人尽其才、各展其能,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政银企”三方合作新模式,建立担保容错机制,加大政府性担保公司为民营企业担保力度,鼓励在延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预期。要助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到政策制定要“开门纳谏”,政策落实要“落地有声”,政策执行要“奖罚分明”,推动亲清政商关系要“交往有道”,全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助推延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大门越开越敞亮 刘欢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关于扶持民营企业的意见、办法、措施,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仍有一些好的政策红利并没有落地落实,民营企业缺乏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扶持民营企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仍没有打通。
  刘欢委员建议,在中央和省上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和部门应把针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进行整理,配套出台具体落实措施,明确量化指标、实施细则等,力争形成规范标准,统一执行,一步到位。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各类办事软件的端口要及时调整上线,远程提交审批资料等。在要素取得、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平等机会。在建设规划、土地划拨、人才引进、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行政主管部门要以今年全省开展的“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受理解决企业和群众投诉的问题。要提高服务理念,让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要跟踪中央和省上产业扶持政策,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也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自强不息,加强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康淑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把延安的“土特产”做强做优,推动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康淑娟委员建议,要立足资源优势,在粮食生产、苹果产业、畜牧产业、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上,因地制宜,久久为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集聚产业要素,推进标准化,拓展初加工,促进深加工,开拓大市场,做强品牌,切实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突出项目支撑,着力打造县城产业集聚区、向真产业区域中心、乡村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园区集群,探索既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能加快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要推进绿色转型,做好农牧结合、农水结合、农环结合等文章,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技术装备,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升级农机装备,推进物联网、遥感等信息技术示范应用,建立防控机制,增强抵御冷冻、风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以全产业链助推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刘建锋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园考察时说:“陕北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如何结合延安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发挥苹果产业优势,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助推延安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刘建锋委员建议,延安苹果产业要坚持质量取胜的战略导向,走“以畜促果、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资企业、社会力量和农民发展畜牧养殖。要着力提升苹果产业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力度等。要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加快苹果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以打造“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坚持走品牌强农之路。要着力打造技术链,用科技创新推动苹果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大果农对苹果冷库储存的意识,实现苹果周年的保鲜供应,政府通过引导果农入库储藏,分时错峰销售,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必须在苹果全产业链助农增收上下功夫,要加快推进苹果深加工;要把苹果深加工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我市能源化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薛鹏春
  产业园区作为承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和承载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带动、集群化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以县域工业园区为主的产业园区在提升承载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我市产业园区在发展中仍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发展规模普遍偏小、入驻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资源要素制约明显、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园区发展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
  薛鹏春委员建议,要立足现有能源资源优势,强化能源化工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油煤气资源的综合高效开发利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以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对全市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优化,明确产业定位,着力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节约高效的优势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实施“优煤、稳油、扩气、增电”发展战略,推动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坚持政策推着要素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盯着市场走,为优势园区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扎实迈出现代职业教育新步伐 马晓翠
  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有重要意义”的指示精神,整合全市资源,突出抓好基础,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为切实加快我市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马晓翠委员建议,要职普融通,多维度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巩固职业教育在我市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激发职业学校发展动力,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全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打造素质教育双引擎。要产教融合,优化我市职业教育队伍结构,打通中高职联合联动,推动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支撑。要科教融汇,为延安高质量发展聚才赋能,做优做好职业教育规划,积极鼓励、促进延安职业教育机构与西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延安高质量发展聚才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动我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小虎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市旅游产业遭受了巨大冲击,遇到了诸多困难。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也迎来了行业洗牌后新的窗口机遇期。如何才能抓住新机遇,推动我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小虎委员建议,要坚定不移发展全域旅游,通过创建活动持续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等;要大力推进高A级景区创建,凭借高A级景区的影响力快速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区域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要让旅游“日夜不间断”,打造不同形态的夜游产品;让旅游“四季不断档”,重点打造以“春观壶口黄帝陵”为主题的“风景文化游”,“夏游红街清凉山”为主题的“娱乐休闲游”,“秋摘延安幸福果”为主题的“田园风光游”,“冬忆革命岁月”为主题的“红色圣地游”;让旅游“全年不停歇”,围绕3-5月和7-8月学生郊游踏青、红色研学、假期出游等旅游特性打造专题线路。要突出“红色要素”“文化要素”“消费要素”,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的多要素旅游产业,把游客“流量”变为消费“增量”。同时,要将现有产业和旅游相结合,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打造都市近郊和高品质生活旅游,让群众能够广泛参与,推动共建共享。
  稳步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霍娜娜
  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关系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当前,我市婴幼儿托育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营利性托育机构收费高,托育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霍娜娜委员建议,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强化政府主导,制定和完善社会托育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普惠性托育服务,建立更加科学、灵活、规范的托育机构准入机制,引导有条件的个人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托育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加快补齐我市普惠性托育服务供应短板,推动全社会参与普惠性托育服务。要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办托育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向下延伸,发挥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建设,推动托育服务需求就近解决。同时,要合力推进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托育服务体系,提升普惠性托育服务品质。要落实综合监管职责,严格托育机构准入,明确服务和收费标准,建立全面监管机制,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要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建立托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健全职业保障机制,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促进托育服务产业稳步发展。
  (本版文字由记者 王静 杜音樵整理照片由记者刘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