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4日
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关键之为
记者赵秉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关键之为。
  今年,延安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作为奋斗目标,最终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让老百姓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年延安《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清晰明确,蓝图催人奋进。
  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建设小杂粮订单基地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苹果产量455万吨;启动中心城区8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造老旧小区41个,建成“口袋公园”14个,新改扩建停车场22个;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全面取消省内异地就医备案登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80%以上;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新建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施5个养老机构提升改造项目……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延安市委、市政府“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坚定决心,是对全市220多万延安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
  严冬过去,春花绽放。
  新冠疫情历经三年,国家从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研发疫苗、抗击疫情。中国科研为抗疫提供“硬核力量”,更让世界看到一个以人为本,有着博大胸怀的强国风范。
  延安,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打出了“延安精神”“抗疫精神”。全市上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经受住了突发疫情的一次次考验,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防控政策调整后,延安及时将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以赴抓好医疗资源储备、药品供应和感染人群救治,改造亚定点医院16个,储备床位5660张,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发放“健康包”12.6万个,全人群疫苗接种率达94.1%,平稳度过疫情流行高峰期,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在抗击疫情中从未“掉过链子”,让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脐带”关系紧密相连。
   二
  今年的两会,不同寻常。进入后疫情时期,要恢复经济发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重、压力大,切合实际去发展,首当其冲就是要确保群众的“饭碗”端得更稳。
  延安自然条件有利于小杂粮生长,作为农特产品的一个品类,“小杂粮”通过网络直播销往全国各地,但产量、种植规模还不够。今年,建设5万亩小杂粮订单基地,不是个小数字。只有规模生产才能带来产业长效发展。这个数字让我们如沐春风,给有志于发展农业的农民和企业一个良好信号。
  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民生大事。
  2022年粮食产量是72.4万吨,2023年粮食产量预计稳定在70万吨以上。从这两个数字的对比中,让我们看到不盲目追求更高产量,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态度。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才能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农村现代化基于农业现代化,依托的是现代农业。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延安的设施农业不断发展,现代科技应用到了果业、棚栽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对延安来说,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但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以图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
  70多年前,第一棵苹果树在洛川落户,如今,延安苹果已成就了大产业,也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成为延安迈向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可鉴之路。
  2022年全市苹果产量431.8万吨,产值241亿元,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提出增产24.37万吨,冷气库储能保鲜达到165万吨。在增加产值的同时,提升了苹果销售价值,为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添羽翼。
  1947年,“洛川种植苹果第一人”李新安建起延安第一个苹果园时,绝对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延安苹果不仅成了“金果子”,竟然会“飞”上浩瀚的太空。 

  我们不得而知,未来,延安苹果还会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前景。但我们坚信,延安农业的现代化一定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力量。
  
  “口袋公园”、居民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公共停车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事事关注百姓冷暖,件件关乎千万家庭。
  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35.54万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46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574个,可这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养老需求。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让老年人“急难愁盼”的住餐、陪医、助洁、助浴等刚性服务需求得到解决,他们在“15分钟生活圈”内就可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是未来养老方式的更好选择。
  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新建,5个养老机构提升改造,为老人们带来了福音。
  这些数字,对于老百姓,它们是鲜活的,是有生命的。把这些老百姓关切的医疗、养老、交通等问题作为头等大事,让我们看到一种旗帜鲜明的态度,务“实”与重“情”。
  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发力,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久久为功,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上善作善成,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就是“情”。
  举全市之力,打造重大项目建设“强引擎”,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大生态”,砥砺奋勇争先真抓实干“硬作风”,紧跟核心、牢记嘱托,发扬优势、守牢底线,实干为民、团结奋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这就是“实”。
  新时代,新征程,红色圣地定会继续书写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