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1日
笑意写在脸上 奋斗创造幸福
    ●黄连河村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
    ●庙荒村全力打造民宿及农家乐
    ●石板岩供销社销售员为顾客服务
    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新貌
    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全力打造精品田园综合体

伟大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从延安到安阳
大型全媒体行动

  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习近平

  

笑意写在脸上 奋斗创造幸福

  初冬的延安,天高云阔,阳光温暖而宁静。
  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年过六旬的果农赵永东精神矍铄,一边哼唱着陕北民歌,一边细细谋算着收成账:“我在地里种苹果,老伴儿在村里有工作,全家一年收入十几万元,日子真的比果子都甜。”
  同一时间,太行山石巍然而立,红旗渠水长流不息。
  在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一批批游客的到来打破了小山村的静谧,藏在大山深处的“画家村”受到青睐,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饭碗”。
  希望的田野,和美的画卷。
  生活在两地的人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辛勤付出迎来收获图景、酿造幸福,把笑意写在脸上、种在心中。
  家乡变了样
  在自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是裴艳艳从来没想过的事。
  “五一”假期,超3万人次拥进延安市洛川县土基镇黄连河村,吸引周边群众前来摆摊200多家,裴艳艳在家门口摆小吃摊,非常火爆。
  “谁能想到以前的烂杆村现在能这么红火!”回想起前几年村上的发展和自家的光景,35岁的裴艳艳满怀感慨。
  因为贫困,昔日的黄连河一度成了“贫困村”的代名词,沟深林密,广种薄收,全村145户中有22户贫困户,另外的123户非贫困户,日子过得也很艰难。
  如何让村民的日子不像黄连一样苦,成了当地干部的牵挂。
  2015年,在延安市洛川县政府的支持下,黄连河村成立了黄连河生态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闲置的黄连河林场场部发展木耳、香菇等简单的菌类养殖产业,同时还引进了灵芝,发展起了林下经济。
  有了产业支撑,“濒危”的村子活了起来。
  如今,黄连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700元增长到2.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长到现在的52.1万元,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太行山麓,红旗渠畔,坐落此处的庙荒村依然保留着传统民居的风貌,民居、民宿、农家乐错落有致,参天古树掩映其间,整个村落显得古朴整洁。
  很难想象,这样的村落在十几年前曾村如其名,“庙荒庙荒,连庙都荒”。
  村里老人说,历史上的庙荒村,是个听到狗叫就是新闻的村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穷!
  “养狗的几乎没有!”村民刘明生说:养狗干啥?看家!家徒四壁,有啥好看的!
  庙荒不荒是每个村民的心愿,但是直到脱贫攻坚开始,庙荒村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庙荒村委委员刘广庆告诉记者,庙荒村土薄石厚,做不了土地上的“文章”。但庙荒村也有优势,背靠太行山脉,又是红旗渠唯一穿村而过的村庄,经过多番考虑,他们决定依托这个区域优势,重点打造“渠畔人家”景观带。
  行走在打造好的“渠畔人家”,古色古香,别有韵味。刘广庆说:“这些红色的石砖,都是当时村庄改造的时候,老百姓的猪圈、鸡舍拆下来的,捐献给村委会来用,所以庙荒村和别的村庄改造相比,只花了别人五分之一的钱。这就是红旗渠精神在庙荒村的体现。”
  古木绿树,泥墙红瓦,村里变美了,游客逐渐增多,研学团队纷至沓来。据了解,2022年,庙荒村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2.2万元。
  如今,这个红旗渠畔的村庄,不仅通过传承红旗渠精神变了模样,也正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挑上“金扁担”
  “木扁担竹扁担,中间宽呐两头尖,担水挑粮磨破肩,爷爷盼着换扁担,金扁担银扁担,农业现代化来实现,瓜果飘香农家欢,乡村振兴加油干……”这首歌生动地唱出了老百姓对农业现代化的期盼。
  走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山山峁峁上,映入眼帘的是几千亩苹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树下,果农们谋产业发展、算收入账。
  谁能想到,10多年前,南沟村还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人穷地薄收入少,“难”成了村里老少的共识。
  “初来南沟村,这里条件差、生活苦,女孩子都想嫁得越远越好,后生们连个婆姨都问不下……”驻村干部张光红回忆。
  把光景过好,能够挑上“金扁担”干活,是南沟人一直以来的梦想。
  近年来,村上通过“三变”改革,积极发展苹果产业,建立了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区,引进新技术,为果园提供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南沟村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实质性转变。
  如今,南沟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房住、有活干、有钱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4653元提高到如今的近2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颗红苹果,收获的是农民增收的期待;一条“金扁担”,挑起百姓对好日子的憧憬。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坐落在太行山的一座深山里,两山夹一沟。新中国成立前,石板岩没有一条公路,没有一处货铺。群众买卖东西,都要走鲁班豁、爬刘家梯,到县城或姚村去,非常困难。因此,在石板岩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买难卖难走路难,称盐打醋得爬山,走时不见日,回来星满天。啥时山里有货铺,啥时买卖不出山。”
  1946年,石板岩解放后,党和政府办起了供销合作社。石板岩供销社的干部职工,用一副副扁担和铁肩、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把老百姓需要的米、油、肉、布、奶、糖等生活用品,运进了大山。
  随着时代的变迁,石板岩修缮了公路,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那一幅幅曾经立过汗马功劳的“老伙计”扁担,也被村民送进了当地的“扁担博物馆”。
  2015年,林虑山大峡谷被确定为5A级旅游区,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及时将商场改造成旅游纪念品超市;抽出精干人员在各个景区增设旅游服务摊点,使中外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时代虽然在变,但党和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不能变,我们要重新演绎‘扁担精神’,让供销社这个扁担变成老百姓的‘金扁担’。”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石建宏说。
  其实拿起“金扁担”的又何止石板岩供销社,走在林州市,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林州人“誓把山河重新安排”的精神气概。
  近年来,姚村镇下里街村聚力打造精品田园综合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昔日落后的太行小山村摇身一变,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成为“网红”打卡地,被誉为太行山麓的“桃花源”,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推窗见绿,让绿水青山看得见,让乡愁留得住,挑上“金扁担”的林州人,在和美乡村的建设中,富了百姓,美了乡村。
  “土特产”里新“丰”景
  金秋时节,延安的谷子熟了。
  放眼望去,只见沉甸甸的谷穗已压弯了“腰”,微风拂过田野,金黄的谷子迎风摇曳着,空气中都弥漫着阵阵谷香,阡陌交错间,勤劳的村民弓着背,熟练地用镰刀收割着一簇簇谷穗。
  谷子,脱了壳就是小米,延安的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
  1973年,周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参观访问延安。午餐时,他端起米汤喝了口说:“真香啊。”并满怀深情地说:“延安的小米好啊,是延安的小米哺育了我们,哺育了革命。”
  在延安,小米见证了大生产运动、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道:“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让一捧小米成为无数人心底永远的眷恋。
  如今的延安,人们把谷子进行精深加工,小米锅巴、小米酥、小米糕等20余种休闲食品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延安小米”的营养价值在不断得到普及,连带着附加值也在大幅度提升。
  同样在林州,“洪河小米”也是家喻户晓。
  饥荒年代,林州人对粮食的需求紧迫,“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
  世事变迁,现在的林州,小米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小杂粮特色产业。
  在林州市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小米加工厂内,全自动化生产加工车间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小米加工日产可达50吨,除售卖小米外还拓宽产业链条,我们还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小米的附加值,真正通过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使小米产业带动群众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洪河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索国浩说。
  金灿灿的小米,映照金灿灿的好日子。东姚小米、采桑红薯、茶店菊花、合涧草莓、石板岩山楂、任村核桃、花椒、水稻等几十种农产品热销全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在林州越做越大,越走越宽敞。…………
  现如今,两地人民用现代化这根“金扁担”,让农民彻底告别了“面朝土背朝天”的日子,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幸福的日子正在两地不断吟唱。
  记者手记
  奋斗,是最美的初心
  在安阳市林州市采访,聊得越多,看得越多,使我对林州人民越发尊敬起来,他们对一切困难表现出的那种拼劲、干劲、韧劲,令人肃然起敬。
  “大干小困难,小干大困难,想想更困难。”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的这句话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听他聊起村庄发展历程和思路,明显能感到一股不服输、能吃苦、敢担当的韧劲。
  行走在安阳,我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林州人“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在林州百姓的笑脸中,我明白,林州人把红旗渠精神深深地烙印其中,奋斗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底色。
  在延安,我同样感受到了圣地人民以奋斗为基,发扬延安精神,建设家园的初心使命。
  70多年来,两地山乡沧桑巨变,人们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包子饺子肉丝肉片”,昔日乡村里“想破天儿”想到的心愿,已是今天中国大地上普普通通人家过的平平常常日子。
  我想,这正是我们不断奋斗的最美初心。
  本报记者 孙文珍 乔建虎 南卫东 延媛 祁小军 安阳日报 刘剑昆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