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近10万名老人乐享晚年生活
   发展路上看延安
  市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老年人口递增速度逐年加快,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27.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2.2%,且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以及农村老龄化程度高的趋势。为应对“银发”浪潮,我市民政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扶持政策,创新养老服务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9家,床位数8340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0张。其中市级公办社会福利机构3家(社会福利院、第二社会福利院、八一敬老院),床位数896张。农村五保供养机构38家,床位数4907张。民办养老机构8家,床位数1100张。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53个,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近10万名老年人的生活得到照料。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
  2013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通过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城市养老服务、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6个主要方面,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从组织领导、资金扶持、政策扶持、养老服务监管等4方面加强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保障力度。
  以提升供养水平、增加医疗康复服务为目标,全面实施城乡敬老院综合改造和转型升级工程,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基础改造、服务提档、转型升级工作,同时规范完善运行管理制度,落实人员配备培训,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促使敬老院逐步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扩建延安市福利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院内开设康宁医院,设立老年病床,逐元、改扩建2000下良好基础。政府安排财政资金彩公益金4000务,占使用比例的步面向社会老人开放。
  鼓励民营资本兴办养老机构,并加强严格监管。按照新建3000元、改扩建2000元的标准,对运营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落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补贴,针对延安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规模较小、供养功能单一的情况,民政部门正在进行探索,争取社会资金投入,年内建成一到两家规模达到500张以上床位,涵盖休闲、娱乐、康复、老年教育等功能的民办养老机构。
  同时,配合省民政厅“养老护理员千人培训计划”,在各级养老服务机构中选派一线养老护理员免费参加专业培训,为我市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养老工作人员队伍打下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争取政府安排财政资金5300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市级福彩公益金4000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占使用比例的60%以上。 
  完善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着力发挥养老机构示范辐射作用,在满足传统供养对象服务的基础上,适度放宽收养条件,将城乡经济困难的孤寡、高龄老人集中收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对外开放,吸收社会老人自费寄养,实现养老资源共享。
  拓展城乡居家养老和日间托老服务网络。制订了《延安市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简称“八有”,即:有服务场所、有设施设备、有管理制度、有服务方式、有服务内容、有服务标准、有服务队伍、有工作经费,以正式文件下发各县区,要求遵照执行。
  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为低龄老人提供了文体娱乐、健康讲座、老年餐桌在内的多项服务;依托社区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家政服务、紧急救助、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在内的6大项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利用废弃学校、旧村委,选择条件适宜的进行改扩建农村互助幸福院,购置文体器具和生活必备品,采用互助的形式,由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可以长期居住,也可以白天活动,晚上回家。使广大空巢独居农村老人有了抱团养老的好去处,实现了离家不离村的新型养老形式。 
  落实惠老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向深层次拓展
  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老人家庭申请低保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评议、优先审批的“三优先”办法,急老人所急、解老人所忧,让他们能简单快捷地申请低保,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落实国务院35号文件中关于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得小于人均0.1平方米的要求,结合延安市上山建城的战略部署,在新区建设中规划养老服务设施。
  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困难老人生活补贴制度,为特困、病残、高龄三类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在文化沟、马家湾两个社区入户调查,为204名符合条件的“三类老人”提供每月150-450元不等的服务补贴,以居家养老消费券的形式发放给老人。
  为生活困难老人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对城市规划区实行火化的生活困难家庭老人给予3000元的丧葬补贴,并免费提供遗体接送、遗体冷藏(3日内)、遗体火化、骨灰寄存(2年内)服务。对自愿选择花葬、树葬、草坪葬或骨灰撒散等生态节地葬法的,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以及土葬改革区自愿火化的老人,给予奖励或补贴。
  市民政局局长李延明告诉记者,为全面构建高、中、低档服务层次并存,多种形式养老服务机构协调发展,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老年群体需求,覆盖全市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民政部门将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着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探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几项工作着手,到2020年,我市要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本报记者 房佳 实习记者 朱佳雨)(本组照片摄影:祁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