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问题墙"上看党风"回音壁"前听民声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一张居民小区内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的图片,醒目地张贴在陕西省延安市市场沟社区的“问题墙”上,像一张警示牌,引得来来往往的居民注目;
  一个多星期之后,另一幅街道整洁、水干路净的照片贴上了“回音壁”,还附上了小区居民的评议:社区党支部能够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抓好整改,居民给你们点个“赞”!
  这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市场沟社区采访时了解到的一幕。初冬的延安,有些许冷,让人觉得清清爽爽。十八大以来,延安在全市基层党组织普遍设立“问题墙”和“回音壁”。“问题墙”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张贴上墙,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接受百姓监督;“回音壁”则反馈落实情况,展示群众点评。
  “之所以设立‘问题墙’和‘回音壁’,就是要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党员干部不作为的弊端,把问题亮出来让群众监督。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督促党员干部扎扎实实为百姓排忧解难。”延安市委组织部部长严汉平说。
  在延安市凤凰山街道办北苑社区门前开土特产门店的郭女士,过去习惯于将店里的商品摆在过道上经营,影响市容市貌不说,也给周边群众行路造成一定不便。不经意间,上了社区的“问题墙”。
  令郭女士感到意外的是,社区干部竟因此挨了批评。小小一件事,反映的可是干部责任心缺失的大问题。这不,社区干部上门做工作,说服郭女士改变多年来的经营习惯,把商品搬进门店内。干部还隔三差五打扫沿街商铺门前的卫生,曾经脏乱差的街面焕然一新,居民的好评也很快贴上“回音壁”。
  群众家里有什么困难,干部服务有何不到之处,村里精准扶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在延安的社区和农村,这些被一一列入“问题墙”,成了一张张“民生考题”。群众手握“回音壁”的“打分权”,他们的评判将成为考核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参考。
  在延安市冯庄乡,去年以来,21个村及乡党委共征集到的342个问题登上“问题墙”,涉及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便民服务等方面,截至目前,大多数已得到办理。康坪村菜农李海涛家的温室大棚使用了近十年,设施陈旧,保温性差,他的情况被贴上“问题墙”。村支书李圆斌作为整改责任人,多次向上级反映,一次次往乡里、县里跑,争取到一部分政府资金,解了老李家的燃眉之急。
  整改落实措施登上“回音壁”,并不意味着干部的民生考题可就此“交卷”。“结合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进一步规范了‘问题墙+回音壁’制度。在找准问题、分解任务、跟踪问效上抓落实,坚持每半年查摆一次、评议一次,防止问题反弹。”延安市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说。
  “‘问题墙’和‘回音壁’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在延安,不少群众对记者如是说。截至目前,延安全市所有乡镇和村组社区全部建立起“问题墙”,提出的8546个具体问题,已有6484个得到解决。
  (新华社记者 令伟家 莫华英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