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大家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表示祝贺。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
  “中国小草”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新华社记者 王宾
  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率先从大量中医古籍中筛选出青蒿作为抗疟首选药物并发现青蒿有效部位乙醚提取物,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曾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青蒿济世,中国医药为世界健康谋福祉
  上世纪六十年代,疟原虫对“老药”产生抗药性使恶性疟疾横行。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带领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抗疟新药科研组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到2000多个方药,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反复摸索。
  中药为源,矢志寻蒿。一遍遍地翻阅典籍文献让希望的曙光初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千多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让屠呦呦受到了启迪:用乙醚在低温提取有效成分,第191次实验终获成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抗疟首选方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说,正是传统中医药的宝贵价值和屠呦呦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之心,让世界疟疾感染者免于病痛,重获新生。
  “青蒿素对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事务负责人特希迪·莫蒂称赞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对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带来巨大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里,青蒿素在全世界共治疗了两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脚步不停,心系青蒿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2015年获得“诺奖”后,屠呦呦对记者这样说。摘得“诺奖”一年来,屠先生对青蒿素还有怎样的牵挂?
  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一个月前,屠呦呦拿出了100万元捐献给母校北京大学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激励更多年轻人热爱中医药科研事业,坚持做研究。“我希望能有青年科研工作者能把接力棒传递下去。”屠呦呦说。
  “让青蒿素物尽其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助手杨岚对记者说,屠先生希望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抗药性问题、青蒿素拓展适应症研究仍让如今已87岁高龄的屠呦呦放不下。“我最关心的是临床疗效。”屠呦呦屡次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应该彻底弄清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全面挖掘它的潜力,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
  在抗疟之外,屠呦呦团队正在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说,日前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新药研发已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临床研究批件。“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肿瘤、抗霉菌作用也在我们研究之列。”廖福龙对记者说。
  让“青蒿素精神”生根开花,下一个屠呦呦不再遥远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重大意义何在?下一个屠呦呦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2016年底我国通过的《中医药法》为中医药创新性发展指明方向: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这构成了中国创新驱动战略蓝图的一个有机部分。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认为,屠呦呦及其团队体现出的是一种“青蒿素精神”,即传统中医智慧经验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把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与敬业精神相结合。治病救人、解除病痛,在屠呦呦团队数十年的青蒿素研究中,从发现青蒿素衍生物到研制新药的一系列科研创新也正是“青蒿素精神”的生动写照。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界相关专家在谈到屠呦呦此次获奖时表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照亮原创性成果的前路,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做出贡献。
  “‘诺奖’的大门已经打开,更多中医药创新的世界级成果会涌现出来。”张伯礼对记者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抗肿瘤、治疗代谢性疾病以及中药复方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下一个屠呦呦不再遥远。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 陈芳 余晓洁)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9日,另一位捧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还有40年磨一剑、领衔发现“液氮温区氮氧物超导电性”和“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
  除最高奖外,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分别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新华时评
  允许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
  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高专注力,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这是9日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号。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项,可谓硕果累累。近几年我国科技战线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当前科技创新的好形势下,更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加强仍然相对薄弱的基础研究,千方百计在原始创新上不断突破,才能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挺立潮头。
  一国之科技水平离开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难以行稳致远。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抓不住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动权,科技强国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战线长,不易出成果,因此国家和主管部门的科研规划要看准目标、做好布局,对科研资金和人才梯队要早做安排,绩效考核得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方能营造出科研人员安心坐冷板凳的氛围。为此必须深化科技体制创新,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科研自主权,千方百计激发创新领军人物更大的创造力。
  从“千人计划”等吸引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的政策实施情况看,赋予创新领军人物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的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可行,效果明显,富有启发性。
  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也突出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着力畅通人才晋升渠道,对于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专注本职、锐意进取具有明确的导向意义。
  再好的氛围,也代替不了科研人员的眼光和专注力。对此,佳绩频出的中国科技界有清醒认识。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创新使命,选准研究目标,立志长期作战,必然能增强科技界创新跨越的实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促进中国科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不断产生在全球一鸣惊人的成果,加速推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