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成长,从阅读开始
本报记者崔东谢丹丹
  随着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家长们的重视,少儿阅读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有教育专家就认为“所有学习的基础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可见少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看看阅读是如何伴随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成长的。
  兴趣
  今年六岁的呼胜男,一个乖巧听话的小女孩,已经在延安慧泽小学上一年级了。从小喜欢听妈妈讲故事的她,自从学会拼音后,自己喜欢上了阅读,就在笔者和她妈妈说话间,小胜男噘着嘴插话道“我喜欢读古诗和故事”。
  她妈妈王小亚女士告诉笔者,小胜男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先不是完成作业,而是先阅读,学校配套的阅读教材她都读几遍了。“我已经读完三遍,又开始读第四遍了,一天读两三篇,读完就高兴了。”这样,小胜男每天回家养成自觉看书的习惯,认识了不少生字,也会讲好多故事,还经常纠正她妈妈话语中的字词发音。
  “有一次,我和她一起看电视,无意中说话可能有些字发音不准,她就马上纠正‘妈妈,那个字你读错了,应该像我们课本里那样读。’”王女士说,阅读多了,孩子平时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也增强了她理解能力,有些电视节目她也能看得懂了。
  为了激励孩子们更加热爱阅读,呼胜男所在的班里建立了微信阅读群,孩子们用家长的账号在群里发语音阅读,互相比评和学习,然后老师做出评比,给阅读好的小孩子点赞。王女士告诉笔者,孩子们都喜欢在阅读群里阅读,来展现自己的才能,锻炼了口才也增强了自信心,在不断得到鼓励中快乐成长。
  同样是延安慧泽小学一年级的郝昱婷,阅读让她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她妈妈崔春女士告诉笔者,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早在上幼儿园时候,她们就给买些故事书看,刚开始孩子还没学会拼音,自己就引导她读,现在学会拼音后,就引导她的自发阅读,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同时也是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
  现在,郝昱婷也很喜欢在阅读群里发语音阅读,有时候得到老师的表扬能高兴上好几天。崔女士说,“老师对孩子的表扬很重要,一句鼓励话比家长说十句都好。”她觉得孩子阅读多了,不但识字多,运用拼音的能力也强了,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和规范了,朗读课文也流利,阅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甚至改变她们。
  崔女士说,小孩写作业快,所以有多余时间来安排阅读是件很好的事,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否则容易形成坏习惯,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也许会去玩手机和看电视。现在,小孩出去走在路上,看见广告牌子上的字就会读出来,在阅读中,有的故事本身就可以告诉小孩一个道理,书本教育比家长说教作用更大,开阔视野中也增强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习惯
  今年五岁的杨雨辰,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上一年级,他妈妈秦莹女士是宝塔山景区的一名讲解员,他经常就站在旁边听故事,时间长了也喜欢阅读一些故事书。秦女士告诉笔者,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两节阅读课,有古诗词经典诵读,也有阅读教材,第一季孩子已经坚持阅读了一百天,明年开学后就开始第二季的阅读。在班级的QQ阅读群里,杨雨辰也经常发语音阅读,频频得到老师的表扬。秦女士说“现在,孩子看完一篇总想给我们讲讲,‘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识字多了,词汇量也大了,语言变得更加丰富,甚至还能懂一些道理。”
  同样是上小学一年级的乔瑜丹,从小腼腆内向,但她妈妈郭妍女士一直就很重视对小孩子的早期教育。“刚开始老爱让大人给她讲故事听,我们就给买一些她喜欢的故事书看,但总是读不顺,后来我们就耐心领读,鼓励孩子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现在随着孩子积累的东西多了,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也很爱表现。”郭女士说,现在,自己领孩子到超市时,就想让给她买些自己挑选的书,看到孩子这样喜欢阅读,她们也非常高兴。她认为,绘本图书是对孩子从学前至入学期间的一个桥梁作用,对孩子的以后成长更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上小学一年级的王梓轩,他妈妈就是一名从事教育行业的中学教师,为了给小孩营造阅读环境,他们经常也往家里买书阅读,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小孩也从此喜欢上了阅读。他爸爸王东亮介绍说“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我们就开始每天睡前给讲故事听,听完故事才睡觉,到现在,培养成他自己喜欢上阅读,已经可以认识不少生字,每天阅读量也很大,已经是班里的领读了。”他说,“孩子阅读多了,感觉知识面也广了,变得活泼了不少,而且对口才和写作都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自己开始摸索一些生字和句子,特别是小孩子记忆力很好,这样就能积累不少东西。”他认为,孩子就是越被表扬越有自信心,也就越爱表现自己,以此让他养成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有时候也是对孩子品格的塑造,受益匪浅。
  申燕是延安慧泽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拥有二十多年小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的她,更是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视。她告诉记者,孩子在入学前期,就应该让他们多看一些绘本图书,这时候的孩子们还不认识多少字,但在家长们的引领和有图画的帮助下,是可以看懂一些故事的,这样给孩子印象中酝酿一种看书的感觉,让他喜欢上书本就够了。再随着小孩对拼音的学习和运用,让他开始阅读一些拼音版的图书,这时的他们,在故事情节的吸引下,就会觉得阅读很有意思,从此开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对于早期阅读,延安创新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郭萌,也有自己的认识。她告诉记者,她们就把小学生阅读分为两个阶段,低年级为诵读课,主要以诵读为主,像《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培养孩子的识记能力,而高年级主要以阅读课为主,让孩子阅读经典古诗词,开始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她认为,孩子通过在阅读中,积累识字量,提高词汇量,特别是注重让孩子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深刻理解句子的意思,让他们在加强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养成热爱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以此增加见识,拓展知识面,激发起终身阅读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必将让他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