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 伦纳德·姆沃齐诺曾经在其著作《直立的思想者》中指出:“人类的高贵在于我们的求知欲。”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这种对未知的渴望促进了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学科分类也随之细化,各大门类的知识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已经变得唾手可得,只要想学,几乎所有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然而,面对知识的海洋,得知自己的知识范围是如此的渺小,而且做不到知识的吸收和产生同步,从而给自己造成极大压力,这就是传说中的知识焦虑症,也叫信息焦虑综合症。这是一种精神病学疾病,据说严重的还会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精通所有学科。当然,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分,我们也没有必要做到这点。所以,解决知识焦虑症势在必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知识进行取舍,分清主次从而避免在一些琐碎、无关的知识范畴上消耗太多精力。号称“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推崇自由主义与互联网思维”的罗振宇,也就是罗辑思维的罗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在专著《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被空间和时间这两堵大墙死死地压缩在肉身的牢笼中,唯一能够让我们越狱的就是知识。要解决知识焦虑,至少要具备经济思维、创新思维和商业思维。
关于经济思维,罗振宇认为,因为人类社会的协作体越来越大,导致我们再从身边的事物来看待这个世界就很难看到真相。而经济学尽可能从人类的总体协作上来看这些问题。在书中,他分拆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史蒂芬·列维特(StevenD.Levitt)的《魔鬼经济学——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将思维模式剖析为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两种模式,比较利弊,得出经济学改变世界的结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做更好、更聪明、站得更高的自己,就要从经济学的智慧中得到启发,做到十六个字: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对于创新思维,罗振宇认为:坚持做、持续地做、系统地做,用死磕的匠心精神去做,就是创新。在这部分里,他拆分了《医生的精进》和《文明是副产品》两本书,指出创新的捷径:整合其他人创新的方法,打造自己的创新之网。主要方法有五种:给予、借用、杂交、发明、互动。关于商业思维,罗振宇在拆分了《上帝的跳蚤》和《联盟》两本书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如果把商业竞争仅仅理解为两个企业在资本、技术等各种实力层面上的竞争,那就大错特错。我们必须看到商业市场上存在的“数量之争”。新兴公司想要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就要找到数量这个杀手锏,当在数量级上获取优势之后,就能够翻盘。正如群狼斗老虎,指不定谁赢。
虽然罗振宇没有正面回答知识焦虑的问题,但是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使我们现有的知识最大化。借用罗胖在书中讲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逻辑”。
罗胖在书中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出兵第一次海湾战争前,老布什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国民说:“中东是美国的石油来源,这会影响美国的石油价格稳定,对我们世界警察的位置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有责任维护世界的秩序。所以,我们美国要出兵。”听他讲完,选民就说“石油价格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美国的老大地位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于是,老布什就换了个说法,说:“伊拉克是个流氓,流氓欺负人家小弟算什么本事?科威特多可怜啊,人家没招他、没惹他。我们能够容忍一个流氓欺负一个善良的少年吗?不行,美国必须拔刀相助,我们必须去当这个英雄。”大家听得热血沸腾,连连鼓掌。于是,美国就出兵了。对于老百姓而言,无法理解也不需要理解美国、世界、石油安全、全球秩序这些宏观概念,但是只要变换成身边人的逻辑就很容易让人理解。至于那些能听懂的,也都是在村里见过的那些情节类似的故事,加以联想而已。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到解决知识焦虑的方法:将难懂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身边容易理解的逻辑,这样既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又能让人感觉自己水平很高,能够深入浅出地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罗胖在第一章里就明确指出,要多读书。阅读的唯一目的就是升级自己的认知,通过大量阅读就能够拓展视野,拓宽思路。在本书中,罗胖就是通过拆分《医生的精进》《文明是副产品》等多部书中的故事,由浅入深地为我们讲授了解决知识焦虑症的方法。
罗振宇一不小心就将罗辑思维的“惊天大秘方”教给了我们。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这也是阅读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