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圈内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点赞:保洁员崔建仁像往常一样例行到所负责的校园厕所内打扫卫生,在清洁卫生时,发现洗手台上有一个崭新的保温杯,杯子底下压着一张纸条,写着:“爷爷,天冷了,用这个保温杯喝水吧!”但是没有署名。事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大家都被这暖心的行为深深地感动着。
经多方寻找,最终得知给保洁员送上保温杯的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刘少伟。而他之所以作出这样一个举动,就是因为他感觉“爷爷打扫卫生挺辛苦,希望他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口热水喝。”可以说,这样朴素的语言就如同那一只普通的保温杯一样,没有任何华丽的因素,却给保洁员、给许多人,送去了暖暖的感动。
面对这样一份感动,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去关注,我们坚信,做出这种暖心之举的,远远不止刘少伟一人。不过,这里存在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环节,那就是,这一份冬日里的温情,平凡得简直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那么,它为什么会在网络中迅速传播、为什么会感动这么多的网民呢?这显然也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明白,这样的冬日温情,是不是少了一点?因此,面对着这样的冬日温情,我们在感动的同时,更应该以同样的举手之劳去关爱他人,从而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享受到这一股冬日温情,享受到人间那一份真挚的温暖。
仅仅以给保洁员提供一杯热水或者是提供一只保温杯来说,这不能算作一件大事,只是许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保洁员的辛劳时,更多的时候,依旧停留在“心动”的层面而没有像这个学生那样及时行动。当我们发现周围的人需要那么一点点的帮助时,“该出手时就出手”才是我们最应该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在自己又完全是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关爱之心转化为关爱之行,其意义就是更为深远。
这应该就是“微文明”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意义。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这样的举手之劳,在我们的周围已经是越来越多地出现。有交通协管员和众人一道帮助摔倒的路人捧捉泥鳅,有公交司机为抢救突发疾病的老人而上演生死时速,有四人合力将困在侧翻的小车内的司机救出后又悄然离去……凡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暖心之举,更应该以举手之劳去创造这样的暖心之举。如此,任凭天寒地冻,那一股暖心的温情,都是时刻在你我的心间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