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粉条手艺人的传统坚守
    ●房子外面就有地窖,做完的粉条就在地窖晾晒
    ●凌晨4点,呼师傅一家就开始做粉了
    ●做了几十年粉的双手粗糙蜡黄
    ●高老汉将粉条拉进库房
    ●纯手工粉条需要人工和粉,这可是一项体力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粉条大多已由机器加工,传统的粉条制作手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机器粉条的口感不如手工粉条,所以仍有很多人爱吃手工粉条,一些人也仍然坚守着传统制作粉条的手艺。
  近日,记者来到延川县贾家坪镇邀家河村,见到了做粉条的手艺人呼满红。他说,你们来迟了,今天的粉条已经做完了。他介绍说,每年做粉的最好季节就是刚入冬的时候,这段时间他们一家人每天早上三点多就起来打淀粉、做粉坨。经过晾晒,把粉坨打碎,漏粉的准备工作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我们如约来到呼师傅家,就看到他们一家人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正将干淀粉放在一个特大的盆里,打芡、和面。呼师傅说,这道工序相当关键,如果芡打不好就趴盆了,趴盆是漏不出粉条的。芡软了硬了也都会影响粉条的口感和色泽。圆孔漏瓢漏出的是细粉,长方形孔漏出来的是宽粉,宽粉分中宽和大宽。在漏粉的过程中,师傅要有足够的臂力,左手端瓢,右手半握拳,用大拇指下方的掌位用力敲击瓢沿儿,粉浆就会顺流而下,落入滚开的热水中。这时候就需要倒粉的师傅了,他们的技术相当到位,柔韧的粉丝在他们的手中一根根一缕缕整齐地排成排,然后被一根根木杆撑起。跑杆师傅接过两杆整齐的粉条,放在事先搭好的蓬架上。几盆粉浆漏完后,天就已经黑了。呼师傅一家人把粉杆蒙好,等着晚上冻成型。早上起来后,他们把粉杆晾在木架上,等太阳升起的时候,巧娘们把已经冻成型的粉条搓开。经过一整天的晾晒,粉条到达八成干,呼师傅的家人将粉捆成捆儿,然后放着阴干。
  呼师傅说,祖辈的手艺传到了他们这一代,绝不能就此断了。因此,在粉条制作过程中的几十道工序里,他们都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掺假造假。据介绍,机器加工的粉条要加玉米淀粉,手工粉则不加;另外,机器加工要走蜡或走油,手工粉则是经水煮,再冷冻。因此,二者的味道是有差异的。让呼师傅感到欣慰的是,现如今,城里人越来越喜欢手工粉条,他从小练就的手艺,就有了用武之地。在他的带动下,一股学习传统漏粉手工艺的热潮正在兴起。现在,呼师傅和同村人一起做粉条,每家的年收入都达到了六七万元,乡亲们的日子也过得红火起来了,这最让呼师傅开心。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刘鹏飞 王军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