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倪炳韬
一月的陕北寒风凛冽,百木凋零。年关将至,郭家坪村的乡亲们过得怎么样?这份牵挂常常萦绕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包扶干部的心头。
1月11日,市人民医院院长蔺广东带着包扶干部再次来到郭家坪村,这已经是他第六次走进郭家坪村,一方面看看村民过年有什么困难,一方面再一次考察村落和村民的生产发展情况,和村干部村民共同研究脱贫致富办法。郭家坪村,是子长县李家岔镇的一个偏远村落,也是市人民医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包扶村。和以往几次一样,他们要来,村广场上早早聚集了几十位村民等待着。终于,他们看见了市人民医院的干部们,村民高治红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便头一个迎了上去,一口一个“救命恩人”感激地叫着。
事情缘于2015年8月的一天,高治红感觉肚子突然一阵绞痛,并伴有呕吐,疼得高治红满头大汗动弹不得。瞅着不对劲,家属打通了蔺院长的电话。蔺广东在了解病情后催促他们尽快到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不要耽误病情。来到医院时,高治红已经蜷着身子,疼得没有了力气,经过检查被确诊为肠梗阻。医院第一时间组织了最优秀的专家和技术团队进行治疗,还安排了医院包村干部郭东全程陪护,最终成功将高治红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不仅仅是就医,村上的大小事,都牵动着包扶干部的心。村里原来的村道,与其说是土路,不如说是驴车和农用三轮车碾出来的路,被雨水冲刷后坑坑洼洼、崎岖不平,一些路段还存在滑坡的隐患,遇上下雪天,出行更成了村民最大的问题。“路不好,什么事都干不成”村主任黄小平如是说。“村路一定要硬化,雨雪天也能通行无阻。”蔺广东深知道路对于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一面给乡亲们做了掷地有声的承诺,一面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经过包扶干部多方奔走协调,村道终于得以硬化,此外,蔺广东还筹集资金7万元为村子修建了过水桥,为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现在路修好了,农产品‘走出去’更方便了!”村民黄小平高兴地说。
田金福这次见到蔺广东和包扶干部们高兴得合不上嘴:“今年行情好,猪肉卖价高,家里的母猪还生了两窝猪仔,一只小猪就能卖800元,单猪仔的价钱比以往种地全年收入还要高。”田金福是蔺广东曾经根据实际情况,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帮助他建起了猪圈,引进了猪仔,搞起了小规模养殖。短短两三年的功夫就收到了成效,带来了经济效益,如今的田金福已是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2016年的纯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蔺广东鼓励他把现在的技术和经验向其他村民推广,带动大家一起干,共同实现致富梦。
高海海是郭家坪村的一个小伙子,也是蔺广东的包扶对象,这次回村,蔺广东并没有看到他,询问后才得知他在城里当上了老板。几年前的高海海,为人聪明、踏实肯干,向往城市工作和生活,却因为缺乏手艺和规划而无所作为。蔺院长了解到高海海的情况后因人施策,帮助高海海联系了延安市里的理发店学习手艺。两年过去,高海海如今拥有了自己的理发店,收入稳定,已经在城市立足。
在慰问完贫困户后,包扶干部又来到了郭家坪村的果园,和村干部、果农详细探讨了苹果种植的各项事宜。“今年比去年好,明年比今年好。”这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市人民医院包扶干部对每一位贫困户掷地有声的承诺,也是每一位郭家坪村民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