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大年初七,走进宜川县郭下村——
乡村社火“闹”出农民好日子
  本报讯(记者 程浩楠 通讯员 杨大江)“闹社火”是宜川县传统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进入正月,塬峁山岭上就飘起了“咚咚锵锵”的锣鼓声,然而要说宜川县把“社火”闹得最讲究、最有特色的地方,那还得数该县壶口镇的郭下村。
  郭下村是宜川县有名的文化村,农历大年初七,是该村一年一度的社火日。吃罢晚饭,村民们就开始为晚上的“闹社火”做准备了。大家自发地从家里拿来废弃的树桩、枝条、柴火等堆积在村子中央的广场上,然后搬出锣鼓,系上羊肚子手巾,准备好祭品,就等着天黑。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兴介绍,郭下村的闹社火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今年为了配合CCTV7拍摄人文纪录片《黄河流过的村庄》,更是特意准备一些新节目。
  太阳落山大约半个小时后,随着几个烟花伴着轰鸣声在空中盛开,社火正式开始。首先是点火,广场中央三米多高的“火山”被点燃后,紧接着便是祭神,鼓乐手簇拥着大祭司由村口一路而来,在“火山”前的供桌边停下,大祭司带领全村人点裱上香叩头,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村民安居乐业。祭神结束后,开始进行文艺表演,最先上场的是极具古风的壶口斗鼓,震天的鼓声伴随着强健的舞步在广场上敲了起来,这鼓点声似人间喜怒哀乐,似自然风雨雷电,变幻的队形时而列队整体对抗,威武庄严;时而个人自由搏击,欢快肆意,使人不觉然间似乎正在参加一场古代战斗。往事越千年,陆游在游山西村时看到的“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写的可能正是如此吧。斗鼓结束后,身怀绝技的男女老少竞相上场表演,戏曲、秧歌等交相辉映,彼此竞美。一首首甜美的歌曲唱出的是郭下村群众昂首迈进小康的幸福新生活,一段段美妙的舞姿跳出的是郭下村群众蓄力生产发展的热切新期盼。火越烧越旺,人越聚越多,劳累了一年的庄稼人在此刻放下拘束,围着“火山”肆意地舞,欢快地闹跳,直到“火山”熄灭为止。
  据了解,郭下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全村逐渐形成了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600亩,2016年在遭遇自然灾害和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下,苹果产值依旧达到1680万元,人均果业收入超过2.6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一场社火,也闹出了郭下村农民红红火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