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蓬作文史工作介绍 初见曹树蓬,让人联想到“工匠精神”。曹树蓬就是这样一个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的“工匠”。凭着对延安这片土地的热爱,他一头扎进了文史资料的殿堂,从此走上了文史研究道路。
1985年从延安大学政教系毕业后,曹树蓬在志丹县工作;1988年回到宝塔区后,先后在地区地方志办公室、信访局工作;2008年调任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主持工作,2012年担任主任。在文史委工作这些年,曹树蓬专注于延安古代、近现代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出版和发行。
“做文史研究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它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史料,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谈到自己从事的工作,曹树蓬这样说。
“编书校对,犹如在蚂蚁窝里认蚂蚁,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文史资料的作用在于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让读者阅读后受到启发和教育。”谈到文史资料究竟用处何在时,曹树蓬回答。
秉持着这一主张,曹树蓬编写《1977年延安特大洪灾》。他查阅大量资料,整理有记载以来延安进城洪水30次的历史。“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随着治理手段和工程设计标准的提高,延河将不会发生灾难性的洪水,这种想法很危险。”在实地勘察过程中,他走遍了延河的上下支流。通过和历史上延安的地貌作对比,他向林业局、水利局等有关部门提出延河治理要结合治沟造地,把重点放在延河以北小流域治理上的建议。
立鉴的过程建立在思考之上,曹树蓬对文史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编书校对,犹如在蚂蚁窝里认蚂蚁,一定要仔细,容不得半点儿马虎。”他认为,作为一个文史工作者,除了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之外,还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为此,从一踏进文史研究大门,他就一头钻进延安文史大宝库里,搜集整理有关延安文史的各类资料。尽管这项工作繁忙而枯燥,劳神且劳力,但他认为,既然干了这个工作,就应该把工作干好。
“为工作长期熬夜,还拔掉四颗牙” 曹树蓬在文史委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回首青春》《辛亥革命前后的延安》《陕甘宁晋绥边区流通货币图鉴》《延安古今大事记》等相继出版。这些书籍都填补了延安一个领域的空白,引起广泛好评,也提高了政协文史资料成果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同时,《庙沟村史》《遭遇中国革命》《日本飞机轰炸延安资料汇》等书也在策划编著中。
寻找真实的延安历史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曹树蓬主编《延安古今大事记》一书中的两年内,他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甄错剔谬、补轶删繁,最终五易其稿才成此书。“这是我下功夫最多的一本书。”这点从他编写的1911年以前延安历史每件事情都详细标明出处就可见一斑。“为此我长期熬夜,还拔掉了四颗牙。”曹树蓬开玩笑说。
工作之余,曹树蓬还爱好地方志研究。由他校注的咸丰本《保安县志》、民国初《保安县乡土志》被收录在《志丹书库·千年志丹卷》中出版。他还与市政协原主席樊高林合作,自费校点出版了明代弘治本《延安府志》。现在,由他们点注完毕的清代康熙本《延安府志》正等待出版。
通过从事文史工作,让曹树蓬对延安古往今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之越深,爱之越切,探索延安、研究延安、笔写延安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也让他忘却了工作的枯燥,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价值。
“我们都是为延安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工匠”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曹树蓬一再表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更多的人介入历史记述当中,才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共识,也可以让历史留下更真实清晰的记载。
曹树蓬主张开门办事,众手成书。在得知一位英国传教士编写过《辛亥革命前后的延安》一书后,他积极搜寻对延安文化热心的海外人士,最终得到此书。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考察了大量翻译人员的综合能力之后,完成了此书的译本。在与樊高林一起编撰出版官方第一本反映知青生活书籍《回首青春》时,他以积极的态度汲取各方意见。他认为,态度决定收获,个人成就有所不同,归根到底由于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是为延安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工匠”。
面对文史研究人才的缺乏、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的认可与支持等问题,曹树蓬表示担忧。他认为,文史资料工作仅仅依靠文史委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从2009年起,他通过广泛物色,先后四次聘请27名热心文史工作、又有专长的人做文史委特邀委员,解决文史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他还建立了编写文史资料署名、报酬、奖励等制度,这些做法先后在《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上报道并在全省、全国推广。“希望能集大家之力,更好地呈现延安历史。”
采访最后,曹树蓬正在为将要开馆的延安政协文史馆撰写讲解词。该文史馆建成后,将全面展示民主协商制度的起源、发展以及延安政协的光辉历程,使各界人士能够广泛汲取历史经验,坚定地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好地参与延安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就是这个地方的名片。”曹树蓬说,作为一名文史工作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延安文史研究团队,共同赓续延安文脉。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全身心投身延安文史事业,为延安文化事业尽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朱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