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户在大棚内播种希望 ● 正在樱桃园里忙碌的白飞飞 ● 高家峁贫困户拓振东正在装蘑菇种植菌棒 ● 贫困户入股的养猪场 安塞是“为人民服务”的发祥地、“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刚刚过去的2016年,安塞人民在精准脱贫的道路上,齐头并进,并肩作战,区委、区政府集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区人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
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安塞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八大脱贫工程,推行五大工作机制和产业扶贫四种模式,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笔者从该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的精准扶贫数据库信息平台了解到:2015年,该区完成贫困人口脱贫3021户、8354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2016年年初,全区共确认贫困人口3745户、8075人,其中政府兜底保障2042户、3619人,剩余1703户、4456人,2016年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5320元,已实现整体脱贫,集体摘掉穷帽子。
抓产业学技能 拔掉穷根子 “一棚蔬菜,一棚蘑菇,一年下来能挣个7、8万元,去年我已经给银行还了4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同时还了一部分债务,过几天准备再把剩下的4万元也还了,这下就没有负担了。”提起种大棚给家庭带来的变化,沿河湾镇高家峁村的拓振东有说不完的话。2014年拓振东母亲及妻子患病,两人手术治疗花费10万余元,孩子又在上大学,使这个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戴上了因病致贫的贫困帽。
安塞区像拓振东这样因病致贫的贫困家庭共有1733户,占贫困户的46.3%。俗话说:“疾病不可怕,吓倒最可怕。”一些家庭因为疾病欠债,生活压力大,对生活悲观绝望、失去了信心,导致整个家庭无法越过贫困线。针对这些因为疾病、家庭变故、自然灾害而致贫的贫困群体,该区提出了“扶贫先扶志,立志拔穷根”的总思路。贫困群众有了信心,就有了志气,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只有使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自觉萌生不愿贫、不愿穷、不甘落后的念想,先从思想上脱贫,树立信心,跨出困境,兴建产业,壮大产业,脱下贫困的帽子,大步奔小康。
“要想拔掉代际相传的穷根子,就得从长远考虑,让贫困群众能够彻底走出困境,安塞区制定了《扶持产业发展确保实现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坚持长短结合,因户施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大棚蔬菜、家庭养殖等长效致富产业。”该区扶贫开发局局长牛社智说。
2016年,安塞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703户,依靠种植苹果脱贫379户,依靠小型家庭养殖脱贫766户,依靠设施蔬菜脱贫102户,依靠劳务输出脱贫272户,依靠特色种植业脱贫137户,二三产业脱贫47户。
在招安镇白渠村七拐八弯的泥土小路上,有三个没有围墙的彩钢房,今年80岁的王张俊和73岁的老伴就生活在这里。王张俊家里没有任何产业,四个子女都在外打工,收入很少,也无力支撑老人的生活,逢年过节才回家看望老人。在安塞区8075名贫困人口中,像王张俊家这样的贫困人口有近3900名,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面对这块扶贫攻坚战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安塞区创新扶贫模式,开展了专业合作社帮带和产业大户带动两大扶贫模式,使这些贫困户也有了致富产业。
说起白渠村的樱桃扶贫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过帮扶单位爱卫办的精准识别,入户走访,整合资源。2015年7月份,招安镇白渠村成立了安塞白渠富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由白渠村10户贫困户27人及致富能手白飞飞组成。白飞飞投资16万元,其他贫困户以国家政策性产业扶贫项目基金的1万元作为投资资金享受年底分红,包扶单位区爱卫办投入10万元。他们用36万元建了43亩的樱桃园,年终按4∶3∶3的比例分红,全年收入的40%用于下一年的生产经营,正常情况下,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可达到1万元以上。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没有收入,则实行兜底保障,保证贫困户每年收入20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实现既能利润分红又能挣工资的双赢成效。
贫困户李步琴今年68岁,丈夫耳聋,视力不好,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无任何经济收入,她就在樱桃园打工。“入股樱桃园后,不仅可以享受到年底分红,还有了打工的机会,一个月能赚1800元,日子也好起来了。”李步琴高兴地说。
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带模式,可以使扶贫资金发挥效益最大化,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还可以帮助合作社或产业大户做大做强,带动整村村民致富奔小康。这一模式如今在安塞区已经全面推广,全区有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带贫困户223户。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带动模式,全区24家产业大户帮带贫困户159户。
招安镇杨圪堵村白战胜是远近闻名的果业种植大户,每年仅苹果收入就达30万元,但是白战胜说:“自己富,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在他的带动下杨圪堵村基本实现家家有苹果,人人有技能。每到果树疏花疏果、套袋、拉枝、施肥、涂白季节,白战胜总是忙前忙后指导其他果农给予技术服务。果农宋满文说:“人家是致富不忘共产党,我们杨圪堵村是致富不忘白战胜。”
两不愁三保障 过上好日子 安塞区共有2042户、3619人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根据实际下实招,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制定出台了健康脱贫、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残疾人精准脱贫、贫困人口兜底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只有贫困老乡富了才算真的富了。“两不愁三保障”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这是贫困家庭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该区区委、区政府给贫困家庭的承诺,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2016年,该区累计对2039名贫困群众进行免费常规健康体检;资助贫困家庭幼儿1591人、发放资助资金127.28万元,贫困家庭高中生1800人、发放资助资金320万元,贫困家庭中高职学生136人、发放资助资金27.2万元,对147名贫困家庭大学本科生分四年给予12000元的资助,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也无大中专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落实慢性病保障政策359人、救助资金107万元,发放各类生活保障金3345.95万元,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
真心真情真扶贫,立足立志奔小康。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贫困不畏惧,精准脱贫期间,该区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迎战,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2016年安塞实现整体脱贫集体摘帽,这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我们要不停地‘回头看’,让富者不再贫,脱贫不返贫,真正实现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该区区委书记吴聪聪在全区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督导会议上这样说。
找路子挣票子 摘掉穷帽子 在扶贫的道路上,该区不仅踩着优秀经验的脚印前进,同时走出了一条条因地制宜适合本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该区围绕“五大文化品牌”,制定了《关于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为了让贫困户掌握致富技艺,区扶贫局因势利导,与文化局、就业局、乡镇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多期腰鼓、剪纸、绘画和民间艺术表演培训班,共培训腰鼓演员、民间艺术表演人才238人,其中贫困家庭成员117人。
张瑞瑞,砖窑湾镇沟槽渠村一个90后的小伙子,这个年龄的他本该是在校园里享受无忧无虑的大学时光,却因父母常年生病住院,仅上完初中的他不得不缀学外出打工挣钱,可即使这样,一年下来2万余元的打工费根本无力承担老两口平均一年至少3、万元的医药费。常年累积,导致家庭债务累累。笔者电话采访了正在西安参加“丝绸之路春晚”演出的张瑞瑞,他说,2015年10月份,回家探亲时听说扶贫局给贫困家庭人员举办了免费的腰鼓培训班,管吃管住,还给补贴。从小受安塞文化影响的他,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报名参加了腰鼓培训,培训期间,他认真学习,多次反复练习,第一期下来就优秀结业。他还说:“我参加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学腰鼓,而是想当腰鼓教练。”随后,张瑞瑞又参加了两次培训,同时还参加了民间艺术培训中心举办的表演培训。现在他当教练外出培训,一天能挣500元,腰鼓团队演出一天100-200元不等。2016年6月28日,民间艺术表演培训班结业后,张瑞瑞和学员李成红二人合演的陕北民俗舞蹈《骑驴婆姨赶驴汉》仅一个月时间里,就在内蒙、延长等地应邀演出7场次,每场演出费由原来的800元上升到1200元。
出点子找路子,住新房挣大钱。文化扶贫,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该区按照“四避开、三靠近”的原则,实施移民搬迁,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将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城镇体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捆绑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基本实现了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面貌大改观的目标。同时按照“一体六配套”要求,加大集中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建设力度,确保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以前住在农村,农闲的时候想打工挣点钱太不方便了,现在住在城里,一有时间我就干点零散活补贴家用。”住在沿河湾镇扶贫安置房的张向福说。
该区还对贫困人口多的家庭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围绕林果、棚栽、养殖等特色产业和家政月嫂、汽车驾驶等,累计对290名贫困户富余劳动力进行实用技能培训。通过企业用工、政府补贴的办法,鼓励驻塞企业优先聘用未就业的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提供了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想方设法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通讯员 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