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游子长”——参观龙虎山风景区 ●“文化惠民”文艺演出 春节秧歌 迎春文艺晚会 陕北说书 ●“美丽子长大家唱”歌手大赛 贺四说书 通讯员 乔盼盼 穆小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回顾2016年,不管是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炮制文化大餐、创作文艺精品、举办文化惠民活动,还是保护非遗文化资产……在过去的一年里,子长县正用不竭的文化源泉,扎扎实实地写好每个文化篇章。
文化旅游热起来 “瓦窑堡旧居让我们看到了红色的子长,历史的子长,而瓦窑堡长廊这一代现代化的城市布局、建筑及公共设施让我们看到了美丽子长崭新的一面。”这是游客李建春对子长的印象。
子长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属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独特而丰富的资源禀赋,在全市乃至陕北有较大的比较优势。2016年年初,子长县对该县旅游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将2016年确定为文化旅游年,以此为契机,重点开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文化旅游板块,突出“一城一堡一窟一山”四个重点(一城即安定古城,一堡即瓦窑堡,一窟即钟山石窟,一山即高柏山文化生态园),建设打造精品旅游景点景区,使旅游产业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2016年,该县围绕“文化旅游年”,成功举办了以“君到子长幸福绵长”为主题的“美丽子长大家唱”“美丽子长随手拍”摄影大赛、“千人游子长”、延安市子长高柏山首届山丹丹节等11项大型旅游体验和节庆活动。来子长旅游的大型旅游团、自驾游、散客等络绎不绝,他们瞻仰革命遗址,游览怡人风景,观看民俗表演,品味子长美食,尽享子长魅力,子长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全年,该县各景点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9亿元。
“子长确实很美,革命先烈在这块儿土地上干出如此伟大的事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感动、崇敬、激动……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情感。子长县不愧是将军县,不愧是红都。”游客岳满存如是说。
“近年来,子长县在景点景区打造、文物遗址保护修缮、民间文化艺术包装推销、文化资源内涵挖掘、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县文广局局长乔晓君介绍,“同时,我们还将全面加强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经济转型新的增长点,真正把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县转变为文化旅游产业强县。”
文化活动多起来
“打羽毛球、乒乓球,跳广场舞,扭秧歌……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我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齐家湾社区文艺爱好者李东道出了居民们的心声。
足球比赛、春节秧歌汇演、春节文艺演出、灯谜竞猜活动……2016年,该县的春节文化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该县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富有地方特色和具有一定规模及影响力的新春系列文化活动,让群众共享了一道道精彩纷呈、回味无穷的文化盛宴。
春节文化活动只是该县大力培育和组织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现如今该县的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当地百姓时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2016年以来,该县积极协调各级文化部门,动员社会文艺力量,提前谋划、精心策划、加大投入力度,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特点突出、亮点纷呈。全年共完成演出112场,有春节秧歌、戏曲公演、2016年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将军故里党旗红“两学一做”暨精准扶贫文艺主题文艺演出、2016年秋季文化惠民下乡演出等。
该县文广局副局长陈党军介绍,在文化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培育下,群众文化活动广泛深入、遍布城乡,形成了连续化、品牌化、系列化的显著特点。各级组织举办的节庆文化活动、戏曲公演、歌咏比赛、陈列展览、书画摄影等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全县文艺汇演、群众文艺比赛、特色文艺团队展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文艺作品精起来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安定出了个谢青天,为百姓,除恶顽,谢子长英明天下传……”2016年9月29日,该县自主编排的道情剧《安定出了个谢青天》在陕西省第六届小戏小品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个人表演一等奖等12个奖项;6月25日,该县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干部张瑜在《星光大道》中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几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当期《星光大道》的周冠军,比赛中《新刮大风》、唢呐《迎亲》等节目和子长煎饼、绿豆凉粉的登台极大地宣传了子长传统文化……
该县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交织融汇,为文艺精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2016年,该县围绕着“出精品、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群众文化基础广泛和文化品牌响亮的基础,大力推行“文化强县”战略,创作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艺术内涵,在县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文艺精品。该县不断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的资金投入,通过深入基层,围绕中心、搞好服务,在基层不断感受新的生活、捕捉新的素材、塑造新的人物、构思新的作品。文艺精品创作,关键在于人。该县还不断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挖掘和鼓励民间文艺人才,壮大基层文艺队伍发展,大力打造文艺精品。
“大到剧本的编写、演员的选定、节目的编排、舞美的设置,小到演员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我们都以打造精品的标准来要求,艺术作品必须是鲜活的、带有体温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把演出质量关,把最精彩的作品奉献给群众。”《安定出了个谢青天》的导演齐飞翔坚定地说。
文化惠民乐起来
在子长大地,无论是霞光初照的清晨,还是星月高悬的夜晚,随处都可见一群群男女老少,汇集在文化广场,进行着各自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呈现出一派欢歌雀舞的场景,大家都在享受着文化生活带来的乐趣。不少市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以前大伙儿闲了聚在一起,不是打麻将,就是喝酒,玩到兴头还经常闹出点事来。自从有了这些文化活动,大伙的精神生活丰富了,邻里纠纷和治安事件也少多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2016年以来,该县突出文化惠民主题,全面整合文化资源,搭建活动平台,拓展群众文化载体,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立起综合、系统、有效的城乡文化惠民工作机制,推进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服务惠及城乡居民。
该县还精心策划,寻觅载体,充分利用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群众广泛开展自编自演、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把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了农村,丰富活跃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一致好评。2016年4月份,该县利用15天的时间开展广场舞的培训,极大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6月份,举办了民俗文化展,展出内容有剪纸、刺绣等二十多种类260多件展品,让更多人了解了子长县民俗文化;举办了民间文化手工艺作品展,展出工艺作品570多件,充分展现了该县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
“现在的政府就是好,不仅帮助我们脱贫致富,还把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我们真是有福了。”南沟岔镇村民张瑞瑞一边看戏一边夸赞着。2016年11月初,该县秋季“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在南沟岔镇6个行政村开演。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内容积极健康,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同时,该县还为群众提供普及性艺术培训项目,群众文艺活动排练,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歌舞、乐器、戏曲、绘画、书法……根据群众需要,一系列的培训班开办起来,已有数千人参加了各类培训班。
该县图书馆还接待读者2.1万人次,办理读者借阅证928个,图书流通1.4万册次,征集地方文献58册,新购进图书5800余册并进行了分类、编目、登记上架,新购歌德电子借阅机一台,内置图书3000种,每月更新750种,不断补充图书馆馆藏,满足读者基本阅读需求,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
“非遗”文化活起来
“三弦一弹就震天响,听我来给大家说家乡……”2016年3月12日,李家岔镇柏山寺村说书艺人贺四家里飘出悠扬的曲声,原来是非遗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陕北说书的挖掘采集,工作人员一边欣赏着贺四唱出一首首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的地方曲调,一边与贺四交流,对陕北说书在子长的发展进行记录补充。
该县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该县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观念。目前,子长县已有90多个项目列入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子长唢呐、子长煎饼、子长刺绣、瓦窑堡的传说、子长凉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长酒曲、《三柴板》、子长传统壁画和子长传统泥塑等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长秧歌、子长说书、子长布堆画等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子长唢呐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组织我们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国表演,开办唢呐培训班培养年轻的唢呐手,举办唢呐大赛提高子长唢呐的整体水平……政府真的是全方位地保护和传承子长唢呐,如今全县有上百个唢呐班、近千名乐手,子长唢呐已经发展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身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子长唢呐手焦养亮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骄傲。
近年来,该县通过设立保护项目名录,有效地开展授徒、传承活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断发掘和保护传承人类无形的文化资产不被流失。同时,还添置了数字摄像机、单反相机、录音笔等设备,为更好地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艺术提供了硬件保障。
一次次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一件件多彩的文艺创造精品、一项项实在的文化惠民举措……正是子长县文化建设的一个个硕果,也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个生动写照。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子长县将在“文化兴县”的征程上不断开拓创新,奏响时代主旋律,一路欢歌,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