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诊的艺术史》 作者:董悠悠 “艺术”是什么?脑海中第一想到的是:书法、绘画,之后是文学作品,再是舞蹈、戏剧等。不过这些东西也好像也很少能称为艺术,只有和大家扯上关系才算是艺术。《被误诊的艺术史》,18幅高清名画,权利、爱情、态度、大都会四大主题。认识画家生平,完美呈现画家内心世界,认识画家画作的思想。
“艺术”可望不可及 “艺术”是什么?第二次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搜索:写实、写意、抽象、印象派?梵高?敲打了几次脑袋,还是没有找出更多的词语。“不明觉厉”这词用来形容常人对艺术的印象再好不过。“艺术”是高于生活的,平时观察艺术采用的都是“仰望”。也因为这样人们把“艺术”摆进了神龛,也不去细致了解,似乎过多的了解是对作品的亵渎。
看过一篇网文说梵高是抑郁症患者,目前绘画界对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评价;不过要是把他的绘画标上小学生的名字,交给老师有可能还要被挨骂。因为梵高的画色彩冲突,而且线条凌乱,给人一种歇斯底里的体验。在这里说梵高的画不是对梵高的贬低,而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艺术有一定的名人效应。郑板桥一幅画可以称为艺术品,我自己画1000幅,可能也没有人看上。
艺术是“高调”的,和生活隔着一堵墙。艺术本身是高调的:艺术的背后是价值连城,是富人的玩意,普通人不接触艺术。搞艺术的人是疯子:在常人眼里艺术创作的人,要么邋邋遢遢,要么过度时尚,要么夜起昼伏、脾性怪等等,总之他们不是正常人。由此种种,艺术是常人生活外的一种东西,可望不可及。
《被误诊的艺术史》作者以幽默灵动的笔尖,带领读者通过细节回归绘画本身,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等不同角度和细节来看待艺术品。让人触摸到图画背后真实的世界。还原你已知的未知的,想知的错知的“被误诊的艺术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艺术作品欣赏为何走不进寻常百姓家?看《妹妹为什么要捏姐姐乳头》一图的时候,身边同事看到,马上说:“嘻嘻,看小黄书啊!”在绘画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或者脑部无数的色欲情节,这就是下流么?《妹妹为什么要捏姐姐乳头》如同连环画:第一面中说两姐妹洗澡,其中一个女的手中拿着一个戒指,后面一个女人在做针线活。之后的画面还是两女人在洗澡,其中一个女人带着华丽项链,针线活的女人变成一个带娃的人。第三幕画面左侧的女子不见了,只有右侧女子,一个会走动的孩子,奶妈手中还有一个,浴缸上摆着水果。最后一幕戴戒指。
一组洗澡画有什么意思呢?法语名称翻译过来是《加布里埃尔和她妹妹维拉尔公爵夫人的画像》。加布里埃尔是亨利四十最喜欢的情人。乳房是生育的象征,捏乳头的画说明加布里埃尔怀上了国王的私生子;戒指是婚姻的象征,这里可以想到国王给加布里埃尔一个结婚的许诺;项链和小孩的出现告诉我们,加布里埃尔生宝宝得到国王的奖赏;之后水果和两个孩子,说明加布里埃尔的美丽多产。最后戴上戒指是修成正果。
简单结合时代背景,我们知道画面本身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小三上位”的故事。其实故事不是这样,加布里埃尔在结婚前猝死了。在作者看来此画的用意是:“宣告第三者走上正室之路,但这条件是依附男人、攀附权利的争风吃醋,最终只带来了她毁灭,给我们带来笑谈”。
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绘画作品,我们也需要知道创作的时代,去了解创作的目的,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画中的故事,也只有这样才能读懂一幅画。对于艺术品,我们过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不去深入了解。“知己,不知彼”所以走不进艺术。《妹妹为什么要捏姐姐乳头》看不懂不奇怪,因为不知道画的时代背景,不知道画中的人物是谁?不知道画中说什么故事……
艺术为生活服务 艺术作品出现在生活中,最初可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不过在今天看来。艺术作品还有着一些我们看到不到的属性,如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或者是文化属性。权力章节:如何为领导修图?《1610年5月13日,王后在圣但尼修道院加冕》,没有在场的重要人物被P到了画中;加冕动作被定格,君权神授完美结合;当然也不忘记人物线条美颜和欧巴大长腿。PS技术运用得美轮美奂。用作者的话说,此画“综合考虑了人物走位、美颜长腿、滤镜补光、大咖助阵、醒目LOGO道具,可谓达到了给领导修图的巅峰”。绘画过程中为何要修图呢?因为君主(强权)意图,需要对现实进行修饰,也有可能是作画者未来迎合“上司”。作画者为了迎合买家的需求,都会对画中内容P一下。所以说艺术有一定的服务性。
“艺术”也是生活 艺术不是可望不可及。阅读《被误诊的艺术史》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艺术其实也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艺术来源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春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