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联创快评
“3·15”打假更要迎“匠心”
晋荇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视消费者基本权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宗旨。什么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大伤害,无疑是假货了,真金白银的血汗钱,买倒了假货、次品,不仅伤财,甚至是影响身体健康、危害生命安全。所以,每年的“3·15”消费者最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打假,凡是与打假有关的新闻,往往在“3·15”前后的日子里,颇为吸睛。但打假打掉了假货,而真正的可靠的产品,还需要好“工匠”来锤炼。
  打假多年,“3·15”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上深得民心,力度颇大。如何把“3·15”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视消费者基本权利这一宗旨维护好,更需要的是质量可靠的产品,而产品来自于匠人之手、匠心独运。每一道工序都兢兢业业,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何来假货。
  “3·15”打假更要迎“匠心”,在打假的行动中,我们打掉的是次品、劣品,也是浮躁的利欲之心,通过严打,才能让经得起时间考验、消费者信赖的产品脱颖而出。所以,打假之后,我们更需要去营造一种“工匠精神”,去培养一大批优秀工匠。目前,社会大环境轻视产业工人的观念没有变,年轻人不愿意当工人、职业院校难招生,这些看似与产品质量不相关的环境、制度,事实上也是假货产生的另一种原因。比起打假,提高工匠的地位、畅通发展渠道,用制度保障来倡导“工匠精神”也是势在必行。
  大国工匠,才能做出大国品牌。要提高产品质量、铸造中国品牌,必须有恪尽职守的“工匠精神”。“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不能只靠宣传倡导,而要提供“实锤”,只有培育出众多的中国工匠,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才能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3·15”不论是锤炼“工匠精神”,还是消费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质检亮剑,都是为了更好地让消费者拥有更优质的产品、更舒心的服务和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