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获得生存、发展、壮大和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作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单位,如何克服影响制约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困难,提高基层运营管理单位执行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笔者认为,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渗透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积极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职工思想道德风貌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能力。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未将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其次是基层单位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认知能力不强。基层单位必须要根据当前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党、政、工、团建设管理制度,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从职工政治思想、工作业务、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形象入手,将企业文化嵌入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企业文化的多样性与实用性,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有章可循。同时要提高领导干部与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能力,基层单位领导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坚力量,要想在企业文化建设有所建树,就必须转变广大基层领导干部与一线职工陈旧、落后的文化建设观念和实施观念,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学习机制,练好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功”,着力提升基层领导干部与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能力,不断规范和提高基层单位对企业文化实质与内涵的理解能力。
二、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作用。在高速公路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和保证各项运营管理举措的顺利实施。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经验,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它的“市场”。
三、加深企业文化与运营管理相互融合。加强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要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高速公路企业文化既然是一种管理手段,就必须融入到通行费征收、道路养护、路政治超、服务区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四、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运作机制。一个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是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作为正处于企业文化建设转型阶段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来说,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运作机制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首先要健全制度,形成一个责任明确、考核具体、措施有力、奖惩分明的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其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把单位文化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精心策划,制定措施,认真实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持续有力开展。
五、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核心。人是企业文化的承载体,也是体现者和传播者,企业文化必须培育和造就一个个杰出的企业团队。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培育员工团队意识、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开展以“个人品德、职业道德、集体美德、社会公德”为主题的教育,加强员工基本素质的修养,为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开展“讲文明、讲纪律、讲友爱”的教育活动,让大家在工作中形成互信、互助、互帮、互爱的氛围,树立良好员工形象。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六、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特色。高速公路运营单位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个性特色,首先要将良好的道路养管水平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将绿色、生态、环保、与周边地域特色、与自然条件有效融合作为重要目标,营造“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设立收费、治超“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设立路政“党员流动岗”,践行“有困难,找路政”的服务承诺。要突出管理人性化、服务特色化、功能齐全化,实现“一区一品牌、一站一特色”,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救助贫困学生,为灾区捐款等系列活动。通过在服务窗口设置便民服务台、增设可变电子情报板、完善文明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开展文明服务满意度调查、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置投诉意见箱等,促进文明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在不断提高安全保畅与文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积累的文化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从而形成特色文化。
(作者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延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