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冯爱祥的红色窑洞之旅
本报记者 赵秉瑜 谢丹丹
  在冯爱祥眼里,陕北的山,陕北的水,一草一木,无不与他血脉相连,无不闪烁着美的光彩……
  在冯爱祥心里,陕北的窑洞,有历史、有文化、有性格,它承载着神圣的文化品质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人物档案
  冯爱祥,66岁。高级摄影师,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把光影世界与文化、民俗、历史结合起来,出版了13部摄影作品集。尤其对于陕北窑洞文化的热爱、执着与传承保护的责任,让他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寻访和再现延安时期的窑洞,探询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相关摄影集有《窑洞与中国革命》《窑洞的变迁》。
   热爱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冯爱祥从事摄影近40余年。在延长县刘家河乡当电影放映员时,他便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了台海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田间地头、农人生活、民俗风情。这种热爱,让他的照片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基层普通电影放映员到进入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工作,他的事业之路越走越宽,拍摄视角越来越广,而真正让他潜心拍摄自己想拍的主题是2003年离岗后。
  自此,他把视角对准了所热爱的陕北历史、文化和民俗,尤其是窑洞建筑,从普通的窑洞到陕北窑洞的革命历史意义,冯爱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陕北特殊的地质构造,决定了陕北建筑文化的特殊风格。党中央、毛泽东在陕北13年光辉的革命历史,赋予了陕北窑洞神圣的文化品质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在长期从事摄影工作中,冯爱祥深切地感受到窑洞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农村土窑洞大量废弃,接口窑开始“退役”,砖窑随之兴旺,甚至与高楼大厦争比高低。而美丽乡村建设和移民搬迁,一排排整齐崭新的平房在乡镇农村建起,让窑洞逐渐淡出农村人的生活。
  作为地方民居的陕北窑洞,是陕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利用改造黄土的智慧结晶。“窑洞的居住功能消失,代之更多的是其观赏价值。还有当年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住过的那些窑洞,会不会让人们所淡忘。”冯爱祥隐隐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新走进那些带有革命历史烙印的窑洞,讲述它们的故事,留下它们的影像,让更多的人去记住它们。
   勤奋
  从小农村的艰苦生活,锻造了冯爱祥吃苦耐劳的品质,赋予他一股倔劲、韧劲,无论是放电影,还是摄影、摄像,写美术字,他都是自学成才。
  谁也不会想到,冯爱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正如他调侃自己:“小学只念了一年级,并且念了四年。”
  在冯爱祥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似乎学历与知识的关联并不大,尤其对于一个热爱学习、勤奋吃苦的农家孩子。
  一个人干一件事并不难,但从始至终、始终如一地干好一件事却很难。冯爱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他停不下来的脚步,一直往前走,不断拿出摄影成果。2007年,冯爱祥公开出版了个人摄影作品集《情系陕北》,第二年又出版《流金岁月》。
  冯爱祥一直固执地认为“哪哒哒也没山沟沟好”。长期生活在基层,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感受到朴实的生活与民风,让他穿梭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中间。40岁后,他进入县委组织部工作,但是他的喜怒哀乐一直与基层最广大的群众同频共振,他经常在下乡中充满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2009年初,他致力于毛泽东在陕北的足迹这段历史的实地寻访拍摄工作,历时2年多,完成了《窑洞和中国革命》这本毛泽东在陕北的足迹图书,该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面记录了党中央毛泽东在陕北13年走过和住过的19个县、80多处窑洞,是一部详实的党史资料。
  正如延安著名摄影家王沛在为其《窑洞的变迁》摄影集作序中写道:“过去农村人种果树,在冬天来临之际,会给果树树杈上压一块土疙瘩。压上后,果树会产生一种力,冬天树就不会被冻死。”冯爱祥是给自己压了一块土疙瘩,所以发出了比别人更大的力,才有了这么多的成果。
  执着
  摄影艺术评论家赵硅曾评价冯爱祥,“在风光摄影和风花雪月的消闲之作让人审美疲劳的时候,冯爱祥的作品令我精神为之一振,睁大了眼球,我深深感受到作者身上拥有的浓烈的乡土情怀,他钟情黄土地,作品贴切生活、贴切实际,骨子里洋溢着一种强烈的人文责任感,倾注了极大热情。”
  2008年初,在一次走访中,冯爱祥看到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转战陕北时住过的窑洞坍塌,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十分心疼,回来后一阵子夜不能寐,他还常常想起这些窑洞的房东和他们的后代以及熟知这段历史的人将逐渐老去,再不拍摄这些窑洞,留下一些弥足珍贵的图文资料,恐怕再过若干年后就无法拯救弥补了。随后,他想要拍摄挖掘党中央及毛主席在陕北窑洞中闹革命的念头日益强烈。
  带着这一设想,冯爱祥查阅了大量党中央及毛主席在延安的文史资料,发现无论官方或者是个人,都没有出版一本完整的记载党中央及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的书籍,在着手资料研究时,冯爱祥还发现关于党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的回忆性文章和著作内容五花八门,出入很大,亟待考证疑点,还原历史,求同存异,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2008年4月,冯爱祥自己雇了车,从吴起县的铁边城村开始寻找毛泽东在陕北的足迹,到2010年10月,他历时2年半,行程近3000公里,跑了19个县、84个村镇,拍摄了近千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并写下了一部约10万字的《窑洞与中国革命》。
  “创作文字稿时,我把自己关在小卧室半个月,除了吃喝拉撒,从没出过门。”“屋子里床上、地上到处是草稿,那时没有写字桌,就把床当桌。”就在这样简陋的工作环境下,他迸发出超常的工作激情,写出了10万字的书稿。
  冯爱祥说,一路走来,每寻访到一处,总有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涌上心头。2011年6月,接到中央文献出版社通知,书稿经审查通过,即将出版,冯爱祥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
   责任
  2011年6月28日,《窑洞与中国革命》在延安宾馆首发仪式成功。此时许多人觉得,冯爱祥功成名就、年过花甲,这下可以歇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了。
  对于成绩,冯爱祥一直向记者强调,归功于毛主席。“正是大家对毛主席的尊敬,让我在采访过程中才得以顺利地采访到很多相关人物,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还很容易地见到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当年他的警卫长李银桥,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作家梁衡先生在他的散文《这思考的窑洞》中写道,站在延安的革命旧居窑洞前,“我看着这一排排敞开的窑洞,忽然觉得它们就是一排排思考的机器”“因为这普通的窑洞里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筋骨地生产出来”。
  如今,他依然低调地穿件没袖子袄袄,背个照相机,城里乡下四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