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碧野连天远 新区满眼春
——延安新区建设五周年系列报道之一(活力新区篇)
正在建设中的延安新区正在建设中的延安新区
  开栏语
  自2012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延安新区严格按照“科学论证规划、打破常规推进、严格管理控制”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新区各项建设。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延安新区展现在人们面前。
  五年来,延安新区已经形成了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完整的规划体系。打通了北、西、南三个方向与老城区连接道路6条,28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北区一期主干路网全面形成;五年来,延安新区累计完成高边坡及山体绿化5000余亩、填方区景观绿化4000余亩,场平区植树、种草、栽花达到了全覆盖。另外,延安大剧院建成投用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延安大学新校区、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启动建设,“两房”具备交房条件,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市已初具规模。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新区建设这五年》系列报道,通过活力新区、现代新区、生态新区、教育新区、交通新区、宜业新区、宜居新区、文化新区、宜游新区、未来新区、印象新区11个方面,为市民群众系统展示五年来延安新区的工作和成绩,感受她的成长和变化。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风景看新区。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展,一排排大树傲然挺立、吐翠竞绿,一片片草地锦绣般地铺开、徐徐延伸……
  短短五年时间,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中,延安新区横空出世、逐渐成形,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现代新城在荒山秃岭上快速崛起。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百花待放,草木吐绿,新区一派生机。
  一组组快速上扬、持续增长的数据勾勒出延安新区活力迸发、奋力开拓的发展态势
  五年,在时间长河里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延安城市发展来说,却值得深深铭记。一组组数据刷新着新区建设速度,见证了古老的黄土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短短的五年时间,延安新区历经调研论证、岩土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三个阶段。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99.64亿元,其中封闭运行项目完成投资200.19亿元;新区开发类项目完成投资77.47亿元;社会资本完成投资21.99亿元。
  一期岩土工程顺利竣工,造地16平方公里2.4万亩。 
  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完整的规划体系全面形成。
  北、西、南三个方向与老城区的6条连接道路被打通,28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新区一期主干路网全面形成。
  植被恢复和景观绿化成效显著,累计完成高边坡及山体绿化5000余亩、填方区景观绿化4000余亩,场平区植树、种草、栽花达到了全覆盖;3个公园广场快速推进。
  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实验二小合作的高中、初中、小学三所学校2015年顺利开学。
  为民服务中心入驻办公,延安大剧院、学习书院建成投用。
  新区综合三甲医院、公安局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完成。
  延安大学新校区、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启动建设。
  二期岩土工程开工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基本具备交房条件,干部群众即将入住。
  城市管理有序开展,环境卫生、水、电、信等供应保障有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新区城市形象初步形成。
  “科学论证规划,打破常规推进,严格管理控制。”短短五年时间,一片荒山野岭变成了一座楼宇交错、道路通达、绿色遍地、设施先进的活力之城。
  一项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突破性创举,昭示着新区开拓创新、追赶超越的时代精神
  “新区建设真是开了延安城市建设先河啊!”记者在新区贵人峁观景台上采访,一位退休的延安“老城建”感概地说。
  这话很有道理。延安三山夹两河,城市建设一直沿河道发展,呈线性延伸。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城景争地,交通拥堵,群众难以安居,革命旧址也被严重挤压蚕食。
  “中疏外扩,上山建城”一举破解延安城市发展瓶颈。特别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社会民生为落脚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每一项都成为全市城建样板。
  其实不仅仅如此。新区的岩土工程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创举。70多名专家131人次参与,26次评审、论证会议。一期岩土工程完成土方量约5.7亿立方米,其中挖方3.1亿立方米,填方2.6亿立方米,是三峡工程的2倍,也是目前世界上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岩土工程。
  新区管委会总工高建中告诉记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监测,岩土工程各项技术参数好于预期,岩土工程沉降平均速率由工后第一个月的10.8毫米/月,降至工后第15个月的2.9毫米/月,目前40米填方区已经稳定,80米填方区沉降速率明显变缓,平均沉降速率已降至2.2毫米/月。数据表明:黄土湿陷性问题已基本解决,岩土工程是安全可靠的。
  “新区的建设速度也开创了延安城市建设新纪元。短短五年时间,新区完成各类建设项目110个。这在延安城市发展史上绝无仅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锦刚自信满满地说。
  铿锵的话语后面是一组组数据作支撑。完成基础设施配套项目37个,包括25条57.4公里的道路、3个公园、2个广场、16000余亩的景观打造和绿化、6公里的综合管廊、3所学校及延安大剧院、学习书院;房建类项目20个,总建筑面积416.6万㎡;共征迁8000多户、27000多人,征迁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目前在一期岩土工程完工的基础上,市政设施和部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本完备,居民即将入住。与兰州新区、珠海横琴新区、遵义新区相比,在速度、质量、生态成效等方面堪称一流。
  “延安新区建设是中国梦在延安的成功实践。”记者了解到,延安新区基本实现了形象初显、功能初具、活力初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疏解老城密度、保护革命旧址、改善人居环境等目标基本实现。随着新区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群众陆续入住,延安新区步入了发展新阶段。
  记者又驱车走访了延安新区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项目等现场,这些工程都已进入地面绿化等收尾阶段,到处是大干快上、欣欣向荣的场面。
  越来越明晰的宜居、宜业、宜游发展格局,为新区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新鲜空气和活力,生态新城、活力新区的画卷正徐徐打开
  站在新区大剧院前,公园里大片大片的小草正吐新绿,一排排树木嫩芽初上。远处,连绵不断的新绿与一栋栋崭新楼宇交相辉映。
  记者了解到,建成宜居生态新城,从开工之日起,新区的建设者就为此努力。
  宜居、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始终,并为此专门编制了《延安市新区北区绿地系统规划》,打破传统“点、线、面”形态,突出生态化的“廊道结构”,形成“绿廊—绿带—绿街—绿道”的结构布局,让“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生态居住环境成为了现实。
  新区规划部门负责人指着成片成片的绿地,告诉记者:“新区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达447公顷,占总用地的18.21%,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不仅要让新区成为宜居之地,更要让新区成为大众创业的乐园。
  提到产业建设,新区管委会主任贺忠乾说:“新区产业发展将与老城区、经开区、南泥湾景区及周边城市统一布局,突出轻资产、新经济,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健康养老服务、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等高端产业。”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目前,新区正全力加快“双创街区”的招商入园建设工作;“双创社区”的选址、方案策划、规划设计、资金争取等前期工作也稳步展开;北航科技园、大数据产业园区、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产业项目正快速有序进行……陕西卓雅延安妇女儿童医院、大明宫建材家居生活广场、中国供销延安市农产品物流园农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正稳步推进,万达、万科等知名企业正在全面对接……高端、绿色、创新型产业正在新区集群。
  新区建设者还以服务红色旅游为载体,全力做好配套旅游设施。遵从“新区就是景区”理念,深度融合建筑、生态、景观、文化、消费和特色餐饮,挖掘自身旅游资源,致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景区城市。结合新区周边山体公园,打造环山自行车赛道(转战陕北体验路线)、冰雪项目等创新型旅游产品,拓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全力向“宜游新区”的目标冲刺。
  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扛鼎转型升级大气场,展现奋发有为新状态,开启宜居、宜业、宜游新篇章,一个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新区正快速崛起!(本报记者 张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