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我们为什么读书?
    作者: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千年的智慧与思想就蕴藏在典籍里,知来路方能识归途。因为你还在不安,还有追求,还想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读书其实如同每日吃饭一样,再自然不过。请相信:你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为更好的你。读书,确实有功利主义之用,但问到读书本身有什么用?最高境界,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人们生理对食物有需求了,就需要吃饭。当人们精神饥渴时,就需要读书、学习。
  书籍的魅力,在于拯救一颗荒芜贫瘠的心
  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当时我正在农村上山下乡,作为一个农民,天天在地里干活,挺累的。再去读书,确实也是苦事。但之所以还想要读书,就是因为心灵的苦恼、心灵的沙漠在。那个时候特别需要“营养”,即便生活条件苦一点、差一点,读到了书,就得到了心灵的满足。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就考上了大学,因为读书改变了命运。后来领悟,要是没有高考制度的改革,没有中国改革开放,我读再多的书,也未必能改变个人命运。个人的读书学习,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的文明分不开。这不是说大话,比如现在提倡的“实事求是”,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书中确实有思想的闪电,有历史的智慧,有文学的滋养。传承发扬中华文明只有一条路——读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就提出,要解决战争、疾病等问题,得回到2500年前向孔子寻智慧;法国《人权宣言》就主要汲取了我国古人的智慧;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已经被誉为世界黄金定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哪儿来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里最早提出来的。这些历史智慧,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只要读进去,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中华文明,能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在于我们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脉络。而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特质、精神追求,是通过历史典籍传承下来的。千年的历史记忆,千年的思想智慧,就存藏在其中了。要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要使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只有一条路,就是读书啊。
  读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人称中国人没有阅读习惯,到底赖谁?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当时偌大的北平,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大敌当前,我们的民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时,还有心情读书吗?还能够读书吗?能有阅读习惯吗?古人说得好,“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如今我们口袋富了,更希望“富脑袋”。我们国家现在倡导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都为读书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中国,其实还有很多爱读书的人。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天都有上千人在书香中过大年。现在平均每天到馆的读者一万多人,网站点击量14亿次,国外人一听都很惊讶。我们赶上了一个读书学习的最好时代,我相信爱读书,又善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读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浩如烟海的书,读什么?要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思想精深,文化厚重,历经千百年为人们所欢迎的。我特别想跟大家推荐一本《老子绎读》,九十岁高龄的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第四次修订。五千六百字,囊括人生、社会的根本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都在里面。什么是经典?这就是经典。经典要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
  作为一个当代读书人,我特别欣赏北宋儒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