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成是一名来自子长县的民间泥塑艺人。30多年来,他扎根传统庙宇泥塑艺术,不断探索创新,使这项古老技艺得到良好的继承、保护和发展。
今年52岁的高力成,出生在榆林市子洲县槐树岔镇的一个村庄里,现居住在子长县瓦窑堡镇刘家沟村。16岁那年,高力成师从三哥高力国开始学习泥塑。
“庙宇泥塑非常注重佛像细节,从眼睛、嘴唇,到哪怕是衣袂上的一道纹,都要求精益求精。”高力成告诉记者,为了使佛像造型更加逼真,他多次购买相关书籍,并到访过很多寺庙参观学习,仔细揣摩。
1991年,高力成开始带徒传艺。之后,他成立了彩绘团队,先后在陕北20几个县区承接大型庙宇泥塑和彩绘工作,塑像作品达千余尊。“子长高柏山始祖庙、龙虎山青云观、成功寺观音殿等子长县域境内大部分寺庙泥塑佛像都出自我的团队。”高力成自豪地对记者说。
庙宇泥塑主要塑造正面人物,英武贞烈,慈善相济,折射出以正压邪、惩恶扬善的深厚内涵,具有潜在的传统思想和道德教育。庙宇泥塑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其价值不可低估。高力成的泥塑作品以其造型逼真、物件细腻、色彩庄重、形态典型和制作规模大而声名远扬。他最具代表性的泥塑作品是子长县高柏山黄帝文化园始祖庙和佛祖庙的佛像泥塑,其中始祖庙高达四米的轩辕黄帝塑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上海同济大学教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泥塑彩画艺术技艺极高,要求技师技艺精湛,学徒到出师的过程枯燥漫长,既要细心又要耐心,目前学习这项艺术的人少之又少,泥塑彩画艺术处于濒危状况。”高力成感概道。30年来,高力成带出了很多弟子,遍布陕北各个县区,他们的泥塑手艺都非常杰出。其中弟子张永峰的泥塑作品曾在子长县文化馆展出,得到了一致好评。
为了将这项传统文化保护起来,2016年,子长县将泥塑和彩绘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目前子长泥塑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后,我还将继续引导鼓励现有老艺人带徒传艺,培养优秀传承人,使庙宇泥塑艺术得到有效继承、保护和发展。”高力成说。
谈到泥塑的发展,高力成表示,今后将逐渐向现代泥塑发展,将陕北泥塑与当地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制作大型唢呐表演、打腰鼓的场景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泥塑,共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