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延川县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产业扶贫步履坚群众脱贫信心足
●文安驿镇村民高世荣在自家大棚里劳动
  阳春四月,正当春耕时。高世荣在自己的大棚里忙碌着。
  “2015年,我分到了这座大棚,当时没出一分钱。2016年下来,大棚一年两茬,赚了3万多元!今年如果顺利,收入五六万元应该没有问题。到时候,我欠的账就能还清了,以后的日子就越过越好了!”提起自己如今的生活状况,延川县文安驿镇村民高世荣高兴地说。
  高世荣是延川县文安驿镇村民,妻子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和严重的糖尿病,常年需要人照顾及药物治疗。为了给妻子看病,家里已是负债累累。县政府通过走访核实、公开公示,将他确定为贫困户,免费分给他一座温室大棚,让他发展大棚产业。通过两年的大棚种植,他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美。
  大禹街道办蜘蛛塬行政村有村民362户1120人,其中,贫困户58户139人,72岁的杨树作就是其中的一位。2005年,他承包了25亩枣园,由于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效益一直不好。再加上自身又有冠心病,家里的经济总是入不敷出。去年,乡政府帮助他在枣园里发展起了养鸡产业,并邀请技术员经常来指导培训。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将养鸡产业的规模由原来的200只扩大到1200只。之后,乡政府又奖励他1万元建起了鸡舍,并帮他安装了暖气片。
  “2016年养鸡后一年能收入5000元,加上红枣的1万元收入,我现在一年能挣1.5万元呢!”指着自己种植的枣树和饲养的鸡,杨树作高兴地说,今年,他饲养鸡的数量增加了,枣树管理也更有经验了。他给记者估算了一下,一年收入4万元应该没问题。说道自己往后的生活,他很有信心:“今年我脱贫了,也要帮助村里其他的贫困户们。能帮多少是多少,让大家都能脱贫致富。”
  蜘蛛塬行政村第一书记高燕说,针对不同的村民、不同的产业,他们聘请了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给予分类指导,把技术服务到户到人,帮助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到今年年底,该村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预计能达4500元以上,肯定能按期脱贫。
  今年,延川县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结合县情、村情实际,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扶贫开发公司牵头抓总的作用,引导和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发展产业。同时,加大有产业的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帮助,不断提高就业技能,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全部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和技能,确保圆满完成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整体脱贫目标。
  另外,为解决贫困户融资难、借贷难的问题,该县今年成立了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脱贫1759户3982人,让贫困户在合作社和大户的引导下来发展产业。同时,全县今年产业贫困户融资将达一个亿,争取今年贫困户全部脱贫,尽可能让每个脱贫的贫困户都有稳定的产业收入来源,真正做到脱贫不返贫。
  本报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