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党建引领美水泉涌
——甘泉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纪略
  ●体育协会党员送温暖
  ●太皇山社区党群服务大厅
●非公党工委组织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
 ●幸福港湾启动暨爱心捐赠仪式
  ●党务干部观摩学习
●全市非公党建工作会观摩现场
 ●“党员小书包”宣讲队进企业宣讲
  近年来,甘泉县坚持“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理念,抓党建,育文化,促管理,大力推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3月,全市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暨推行“红领党建”品牌工作会在甘泉召开。这是甘泉的光荣,也是对甘泉县党建工作,特别是对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充分肯定。
  “四抓”力推党建新发展
  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该县紧盯“两个覆盖”、规范活动、培育文化三个重点,紧抓四个方面工作,让党建增添新魅力,给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抓覆盖,打实基础。该县坚持“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域兜底”的原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摸底子,找症结,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对症下药,同步推进党、工、妇、团“四位一体”党群共建工作,做到了应建尽建。在设立党组织的时候,该县充分考虑方便党员、稳定组织这两个因素,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确保了“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巩固一个”。目前,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共建党组织39个,群团组织94个,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78.6%和85.3%。
  抓队伍,发挥作用。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难度是出资人、负责人对党建的认识不足、不接受,另一个问题就是党务干部不会干,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该县通过县上抓示范培训,乡镇抓普通轮训,组织人员走出去观摩学习等方式,使大家的认识有了提高,观念发生了转变,工作上有了方法,干起工作来就有板有眼了。经过多期(次)培训、观摩后,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看到了党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抓党建就积极主动了。“党建搞好了,来的人多了,无形中就宣传了企业、宣传了产品,而且,我觉得党建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劳山鸡业联合党支部书记常东平接受采访时说。据了解,去年,该县先后组织企业、社会组织人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到丹凤、宝塔、安塞等地考察学习4期(次)239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抓规范,激发活力。在这两个领域,以前组织活动开展得少,不够规范。去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开始,该县就从支部入手、从“三会一课”这些最基本的抓起;今年,该县又制定了这两个领域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同时,该县从非公和社会组织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创新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大力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目前,全县已创建“四星级”党组织1个、“三星级”党组织4个。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推行的“三项制度”,在党员职工中间产生了很好的激励效果。体育协会联合党支部推行的“四融四共”工作方法,充分将各协会凝聚在党的周围,同心共向、共谋发展。
  抓文化,提升效益。甘泉农产品生产加工型企业比较多,该县紧密结合每个企业的特点,把抓党建、育文化与提效益、促发展相融合,有效解决了党建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让党建有了生命力,让企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起点。甘泉的非公企业通过抓党建,普遍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比如:美水酒业的“九美”文化、八千里的“七重”文化、劳山鸡业的“五德”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各个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上了新的生产线,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美水社区的“幸福港湾”
  美水街道办太皇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4月,现有工作人员10名,辖区有非公企业54家,党员65名,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6个。面对辖区非公企业“杂、多、小”的状况,太皇山社区按照“党建引领、反哺共建、凝心聚力、服务发展”的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作用,助推非公企业党组织实现“双强六好”,被形象地称为“幸福港湾”。
  勤跑细管,推进有形覆盖。该社区坚持每季度对管辖范围内的非公企业信息进行一次排查核实,吃清底子,全面掌握企业内规模、党员员工数量、经营运行等情况,全面推行党、工、团、妇“四位一体”共建,严格进行动态管理。目前单独成立党支部3个、联合组建支部3个,12个企业通过挂靠等方式组建党组织,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18个无党员的企业建立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
  严抓稳进,强化有效覆盖。同时,该社区还落实网格化管理,共计下派党建指导员25名,从“三会一课”党内基本制度抓起,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开放、灵活的组织生活,真正使党建工作受党员职工欢迎,受非公企业重视。通过建强组织,发挥支部凝聚作用,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党员职工收益得到保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互利双赢。
  社企共建,突出作用发挥。在政策上关注,11家非公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中心畅通网络销售渠道,帮助开展员工技能培训,13个企业受益。在政治上关怀,通过积极推荐,两个非公企业受到市、县表彰,3名优秀党组织书记成为县“两代表一委员”。在文化上引导,支持企业党员职工参与职称评定,注重党员职工评先评优,鼓励企业文化与党建融合发展。在活动上支持,搭建“幸福港湾”平台,鼓励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爱心捐赠、精准扶贫等公益活动,使党员群众受益,企业品牌形象迅速提升,不断促进“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
  体育协会的“四融四共”
  该县体育协会联合党支部覆盖老年文体、篮球、足球、乒乓球、阳光救援骑行俱乐部、摩托车汽车户外运动6个协会,会员400余人,党员11名。党支部自2016年10月份成立以来,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四融四共”的工作方法,促进了党组织建设与协会组织发展互利共赢。
  建立“融入管理,发展共谋”的组织体系。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6个体育类协会成立了联合党支部。推选主管单位全民健身指导站党支部书记兼任联合党支部书记,各协会党员负责人推选为支部委员,形成党组织与协会共选、共育、共用人才机制,将党建工作和协会管理有机融合,引领协会组织共谋发展。
  推行“融汇力量,资源共享”的工作模式。坚持“区域统筹、集约共享”的理念,推动资源互补和力量整合,融汇各协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享党员活动阵地、训练场馆和活动器材等。先后筹资5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协会会员200余人次,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协会发展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创新“融合理念,文化共建”的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凝聚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建“同心同向、团结拼搏、互助友爱”的体育文化。2016年以来,支部统筹协会组织成功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赛事14项,使党建文化与体育文化互通共荣。
  丰富“融通平台,公益共创”的活动载体。坚持党支部政治引领聚合力、党员示范带动激活力、会员岗位奉献尽全力,搭建公益平台,引导各协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开展各类救援50余次,党员带头送温暖20余次,为困难群众捐赠粮油等生活用品,形成党组织引导党员、党员带动会员、全员共同参与公益活动的良好局面。 
  “三项制度”和“七重”文化
  提起甘泉的特色产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豆腐干,而提起豆腐干,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八千里”。创建于1999年的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八千里”牌豆腐干、鲜豆腐为主,兼营其它豆类食品开发加工的综合性非公企业。该企业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现有党员8名。2012年该企业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年被评为“三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多次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该企业坚持抓党建、育文化与提效益、促发展相融合,创新推行“流动红旗”“亲情工资”“党员示范岗”这三项制度,每月对各班组进行评比,排名第一名的授予流动红旗;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组评选出1-3名优秀员工,党支部每人奖励100元,邮寄员工父母或亲属;年内获得3次亲情工资的员工,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年内获得3次亲情工资的党员,授予党员示范岗。去年,该企业36名职工家属收到了亲情工资,3名党员被授予党员示范岗。
  同时,该企业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促进发展,培育形成了“重信、重法、重俭、重德、重勤、重智、重和”的七重文化,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八千里”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八千里”牌豆腐干远销省内外。去年,该企业推出“萌8”豆干新产品,投资新建了一条鲜豆腐生产线,销售收入突破4000万元,上缴税金212万元,已经发展成为陕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豆制品加工企业。
  “三个引领”孕育“九美”
  甘泉因美水泉而得名,而同样因美水而得名的还有美水酒。延安美水酒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5月,现有党员9名,为“三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党支部始终发挥着“三个引领”作用。
  引领发展方向。公司党支部继承和发扬改制企业党的基础好的优势,大力推行党组织班子和经营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4名党员进入管理层。坚持“双培养”,努力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党支部班子成员经常听取党员职工意见,校准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公司党支部2016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引领价值取向。通过微心愿行动、关爱职工行动、回馈社会行动,用微行动展现大爱,以公益行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给太皇山投资23万元修建乡村道路;2016年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行动,投资11万元帮助石门村大棚种植户解决用水困难;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52名,其中两人毕业后回到公司就业。
  引领文化培育。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促进发展,推进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形成美水“九美”,即:美水之美、酒艺之美、酒酣之美、酒业之美、酒香之美、酒魂之美、酒品之美、酒暖之美、酒愿之美。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品牌培育,推出“十三春秋”和“会师宴”系列产品,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白酒年产量达到1500多吨,产值达到1800万余元。
  “五德”文化和社会责任
  延安劳山鸡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2年10月,现有党员4名,为“四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2016年7月被评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公司创新组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培育形成“五德”文化,为企业发展增加了新动力。
  抓党建,促脱贫。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的模式,与周边6个村党支部、4个合作社成立联合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为1696户贫困户提供蛋鸡8.48万只,并按市场价回购销售,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全县50%以上的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余元,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动了企业发展。
  重激励,聚人心。坚持“支部+党员(职工)+关爱=鼓励”的理念,支部班子成员带头关爱员工,为患病员工捐款6000余元,解决了两名职工的燃眉之急;给员工庆祝生日,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坚持“业绩+孝助诚爱创+奖评=激励”的理念,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有善举义举、品德优良的党员和员工给予奖励,每年奖评优秀党员和员工10人以上,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育文化,树品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形成“文、武、勇、任、信”五德文化,创树了企业品牌,为发展注入新活力。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劳山土鸡蛋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劳山村”牌连续六年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去年投资近千万元新建劳山三利养殖园区,成为延安养殖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蛋鸡养殖场,年增加产值1800万元,增加利润300万元左右。
  通讯员 高振华 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