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丁玲: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延安新闻纪念馆 刘璐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出自毛泽东的《临江仙》,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作家写词,唯一的一首给了丁玲。
  丁玲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于1922年前往上海,先后在平民女子学校、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相继发表了《梦坷》《莎菲女士的日记》《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等作品。无庸讳言,她早期的作品,更多地汲取了外国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的滋养,这些作品题材内容不尽相同,思想艺术水平有高有低,但都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苦难中寻求出路的社会反叛情绪和社会批判意识。
  三十年代初期,丁玲就完成了从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转变,开始正面描写社会革命斗争,表现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1930年初相继发表了《韦护》《1930年春上海》等作品。这些作品诚然未能摆脱早期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的公式,但是,放在左联时期许多同类性质的作品中作一比较,丁玲对革命者心理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却是比较真实自然,也比较具有生活气息。这种创作上的转变,无疑是宣告了她的创作将和时代一同前进的可喜信息,丁玲从此跨进革命文学作家的行列。
  延安整风学习和文艺座谈会之后,丁玲深入群众,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相继发表了《田保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这期间,丁玲的文学创作在追求民族风格方面也有新的发展,动态的描写多了,静态的心理分析少了,环境的刻画突出了,情景交融的描写增多了,没有了某种外国心理分析小说式的酣畅淋漓,却有了中国文学固有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的蕴藉的神韵和情致。一个五四新文化传统熏陶出来的酷爱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她用血泪与生命来体会作家在战争与政治中的历史价值。60多年的文学生涯,400多万字的精品佳作,丁玲在最广阔、最深刻、最严酷的人生体验中,铸就了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