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访市农业局党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刘宇粱
  本报记者 李江峰 实习生 王雅坤
   记者:我市农业部门环境保护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刘宇粱: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大量使用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引发了一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各级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延政办发〔2016〕111号)文件要求,我市农业部门工作职责有三条:(一)负责基本农田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及监督管理,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和农膜回收利用技术;(二)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配合环保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三)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依法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记者: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刘宇粱: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省环保督察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认知程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农业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同时也缺乏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和权利意识。
  2.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配合。农业部门对秸秆禁烧等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执法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执法手段等体系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
  3.资金投入相对有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尚未建立专项资金,农业部门只能依靠有限的项目资金开展防治示范。
  4.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化压力加大。近年来,高产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张,高温高湿环境增加了病虫害滋生空间,设施农业对农药需求短期内难以快速下降。苹果产业是我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我们积极引导果农使用有机肥改善品质,但由于有机肥投入成本高、显效期长,特别是商品有机肥群众使用积极性不高,减少化肥投入仍需一个过程。
  5.农田残膜污染防控任务艰巨。
  记者: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我市农业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宇粱:长期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立足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有效匹配,成立了延安市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延安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明确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严控投入品源头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突出秸秆综合利用,推动资源有效转化。稳步开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因地制宜推广探索了一批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了苹果标准示范园创建等活动,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推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工作。全市获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有33个,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产品862个,面积97601.07公顷,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协调发展。
  记者:随着延安农业生态环境的明显提高,怎样才能够实现长效治理?
  刘宇粱:下一步我们着重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政策研究,加大项目支持,开展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农业环保工作的认知程度,引导农业行政管理者、生产经营者进一步树立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
  (二)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测土配肥、科学施肥,引导农民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增施有机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精准施药,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和现代施药机械,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植保“购买服务”,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切实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秸秆收、储、运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利用,配合有关部门加大秸秆禁烧监管,推进秸秆循环综合利用、有效转化。
  (四)积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转化率,探究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降低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面源污染,推动物质能量的良性流动和生态循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同时欢迎广大群众行使自己的权利,监督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如发现有农业环境污染现象,请您及时向我们市县农业部门反映情况。